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育学行动与体验课件)第二章什么是教育.ppt

(教育学行动与体验课件)第二章什么是教育.ppt

  1.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讲 什么是教育 寓言故事:动物学校 动物们决定创办一所学校,以适应社会需要。这所学校的主要课程包括:跑、跳、爬、游泳、飞行。为统一管理,所有学员都要学习这些课程。 第一批学员有:鸭子、兔子、松鼠、老鹰及泥鳅 鸭子的游泳表现最突出,甚至比老师还好;但飞行只能勉强及格;最吃力的是跑,它不得不每天放学后加练跑。期末,鸭子的游泳只得了中等。 兔子刚开始时是跑得最快的,但游泳科的作业太多,它的精神快崩溃了。 松鼠的成绩原来最出色,但飞行课它最沮丧,因为老师只许它从地面而不是树上起飞;它又花了很多时间发明一种跳跃的游戏,结果期末成绩,它的飞行、爬只得了C,跑只得了D。 老鹰因为活泼爱动受到了老师的严格管制。一次在爬行课上,它战胜了其他同学,但它用的是自己的方法而非老师教的,所以它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 学期结束,公布成绩—— 最普通的泥鳅,它的游泳马马虎虎,跑、跳、爬成绩一般,也能飞一点,它的成绩最好。毕业典礼那天,它作为全体学员的唯一代表在大会上发言。 生活在草原上的鼠类动物没有在这所学校读书,因为这所学校的管理者拒绝在课程里增加“挖掘”科目。鼠类们为子女的将来着想,它们联合起来创办了一所私立学校。据说,它们的学校办得很成功。 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 第一节 教育的界定 一、“教育”一词的由来 1.中国词源 “教育”一词最早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君子有三乐…… 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 育,指妇女生育孩子,有产出、引出的意思 拿肉去感化逆子。 教孩子成为善良的人。 孔子认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因为教育和学习的结果。孔子主张学而后知,任何人只要受到教育都可以成为圣人 。 总之,中国古代社会论及的“教育”,更多是从教诲、教导、教化、教授、教养的角度上说的。意指由外施加的影响,或“外烁”的活动,是从外部向人的内心灌输人原本没有的品质。 2.西方词源 英文education 法文education 德文erziehung 均出自拉丁文educere一词 苏格拉底: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品德 [法]卢梭:教育应当依照儿童自然发展的程序,培养儿童所固有的观察、思维和感受的能力。 [瑞士]裴斯特洛齐:教育就在于依靠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 [德]康德: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俄]乌申斯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自觉的培养和谐发展的人的过程。 柏拉图的“回忆说”认为,教育重在使人回忆理念世界,把结合肉体以后的灵魂提高到原有的状态,使其恢复理性,接近“善”的理念。这体现了对“内发”的理解。 夸美纽斯的“种子说”意指“知识、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天生在我们身上的;但是实际的知识、德行与虔信却没有这样给我们。这是应该从祈祷,从教育,从行动去取得的。”这体现了对教育“引导”的要求。 卢梭“自然教育说”指教育要“遵循自然”,教育的目标就是自然的目标。这映现出对教育“顺应”的取向。 总之,西文“教育”源于拉丁语“educare”,意指“引出”“引导”“使显现”“使发挥”,更多地强调“内发”,即把人原来固有的或潜在的品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使其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3.中西方“教育”词源内涵的差别 二、“教育”的定义方式 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把教育定义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即使用者自己为教育下的定义,并一直在自己创制的定义下使用这一概念。 描述性定义:即对实际中的教育是什么作出的回答,是对教育事实的描述。 纲领性定义:即对教育应是什么的表述,反映了人们对教育价值的判断和追求 1928年出版的《中国教育辞典》:“教育之定义,有广狭两种;从广义而言,凡是影响人类身心之种种活动,俱可称为教育;就狭义而言,则惟用一定方法以实现一定之改善目的者,始可称为教育。”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于1976年编定《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确定了基于统计目的,适用于统计分类方法的“教育”范围:“本标准分类所持的‘教育’不是广义的一切教育活动,而是认为教育是有组织地和持续不断地传授知识的工作。” 3.纲领性定义——对教育事实与价值的表述 纲领性定义是“规定性定义”与“描述性定义”的混合,即包含着“是(is)”和“应当(ought)”两种成分,其中既有对教育事实是什么的表述,也反映了人们对教育价值的判断和追求 《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给“教育”下了明确的定义: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凡是以教和学为活动形式,有意识地促进人的身心发展的活动都是教育。 ——从狭义上说,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身心得到发展的活动才是教育。其特点为:第一,教育者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教师;第二,教育内容是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