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会欣赏赞美他人
学会欣赏和赞美他人 有一位美国作家,她在谈到人生中对她影响最大的人的时候,说到了一件事:在她小学的时候,她长得很瘦小,也不好看,成绩非常差,所以她总是很自卑,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总觉得自己什么人都不如,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人。有一天,她的老师给所有的同学布置了一个任务:要每一个同学写下班里其他同学最突出的一个优点。老师把每个同学写上来的纸条作了汇总整理,然后再返回给每一个同学一张纸条,这张纸条上写的就是其他同学认为得他所具有的优点。当老师把同学们写的这位作家的优点交到她手上的时候,她看到后非常的激动,因为她根本没有想到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的优点和美德,而且老师还在上面作了一个评语:“我为有你这样优秀的学生感到骄傲”。从这一天起,这位作家每天充满自信,读书也越来越好,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作家。她说:如果没有当年这位老师的鼓励,她不知道是否会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 你是一个善于欣赏他人,赞美他人的人吗? 为什么要欣赏/赞美他人 一个真正会欣赏别人的人,其欣赏的过程,实则也是个学习进步的过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不断从别人身上汲取优点和长处,其收益累计起来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懂得欣赏别人的人,一定会被别人欣赏。时时用使人悦服的方法赞美人,是博得人们好感的好方法。记住,人们所喜欢别人加以赞美的事,便是他们自己觉得没有把握的事。 ——卡耐基【美】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在1921年付出一百万美元的超高年薪聘请夏布为CEO时,许多记者问卡耐基:“为什么是他?”卡耐基说:“因为他最会赞美别人,这也是他最值钱的本事。”甚至,卡耐基为自己写的墓志铭都是:这里躺着一个人,他懂得如何让比他聪明的人更开心。 怎样欣赏/赞美他人 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用包容的心对待别人的过错,用感恩的心对待别人的付出; 赞美对方真的值得自己欣赏的地方,态度一定要真诚。 请一位同学对着另外一位同学真诚的说:“你很好,因为......” 发现对方的优点,并发自内心的赞美对方 不同年龄阶段对赞美的需求 0-10岁 理解 10-20岁 认同 20-30岁 欣赏 30-40岁 称赞 40-50岁 崇拜 一个人长大的标志, ——是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是学会欣赏别人, 鼓励别人,赞美别人 * 善于找到对方真正的闪光点; 生人看特征,熟人看变化; 第一时间送上赞美; 赞美对方最得意而别人不以为然的。 赞美的技巧 对方获得成功时马上赞美; 赞美你所希望对方做的一切; 背后赞美效果更好; 间接赞美; 给别人快乐 给自己机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孙弋超技师论文.doc
- 孕妇学校20141016.ppt
- 孔繁森第二课时 (精华感人版版)很多人哭了 哈佳君、.ppt.ppt
- 孙愿老师授课课件.ppt
- 孙悟空大战红孩儿1.ppt
- 孙正辉机器人ppt.ppt
- 孟姜女传说鉴赏辅助讲义.doc
- 孙莹-研究生课程-社会工作研究.ppt
- 孝敬父母 尊老爱幼__PPT12.14.ppt
- 孟子二章比较阅读.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