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宗教改革:对权威的挑战.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宗教改革:对权威的挑战

宗教改革:对权威的挑战 16世纪欧洲社会的最重要事件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这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以来的又一场影响西方历史进程的运动。它首先从德国开始,继而影响到西欧许多国家和地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宗教改革运动作为文艺复兴运动的继续,在与中世纪作彻底决裂的同时,成为了一场涉及人的思想的运动。文艺复兴所宣扬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虽然不是对中世纪以来在西方社会占据主导地位的基督教的直接否定,但在客观上,却起着瓦解中世纪以神为中心、以罗马教廷为主宰的神权统治的作用。 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则是自文艺复兴以来第一场直接针对宗教的运动,是一场对统治西欧1000年的宗教权威的挑战运动。运动的结果是摧毁了西方社会宗教的大一统局面,直接导致了西方基督教体系自东西罗马分裂以来的再次分裂,一个被称之为“新教”(Protestanism,抗议宗。我国的新教各教会习惯自称为“基督教”或“耶稣教”,而不称为“新教”。)的基督教新的教派脱离罗马教廷,成为自立门庭的宗教。在西欧社会占统治地位一千多年的思想体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神圣罗马教廷,这个有着千年辉煌的基督教教会的中心枢纽的权威遭到了极大的挑战,数以百万计的民众不再服从教会的权威。中世纪欧洲一体的主要象征———宗教一统不再。正是在这意义上,宗教改革被视为是与中世纪作彻底决裂的一场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之后,西欧的基督教再也不具有昔日的权威,国家摆脱了宗教权威的羁绊,基督教对社会的影响开始在实质性上走向衰退。 运动背景 宗教改革运动是在15世纪后期西欧社会的经济与政治结构均开始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 首先,中世纪形成的封建制度在城市化和资本主义思想的冲击下正在分崩离析,新兴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民族意识开始觉醒,不少新兴的民族国家逐步确立了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王权统治。新的王权对包括宗教权在内的权力具有占有欲,教会国家化的倾向开始出现。 其次,长期在欧洲社会占据统治地位的教会自身暴露出了许多问题,教皇的谬误日渐明显。教会内部开始出现了要求变革的声音,罗马教廷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以威克里夫和胡司为代表的神学家从本民族利益出发,提出了教会民族化的主张。他们的主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占据欧洲垄断地位罗马教廷的看法。 再次,长期积攥起的大量财产导致教会腐化堕落和不正之风严重。腐败的教阶制产生了一大批腐败的教职人员,居于统治高位的教会和主教越来越多地呈现出腐败堕落特征,特别是一些教会内的高级教士违背《福音》精神,沉湎于世俗行乐生活。为了维持教廷的庞大日常开支和高级教士的奢侈生活,教会设立名目繁多的税收,甚至不惜出售神职和买卖圣物,以从信徒身上搜刮钱财,引起教徒的强烈不满。 其四,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人文主义者通过办学和印行《圣经》和古教父著作等基督教书籍,使广大教徒第一次直接接触信仰的原始内容和对原始基督教有了了解,少数思想家开始意识到教阶制、经院哲学的弊端,出现了向传统观念开战的倾向。更有一批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包括教皇、主教在内的教会的腐败、虚伪、贪婪和无知,倡导教会改革,以铲除腐败,纯洁信仰。 宗教改革运动最早在德国出现 宗教改革运动最早在德国出现并不是偶然的,16世纪的德国虽然有“神圣罗马帝国”之称,但真正的中央集权从来没有在德国建立起来,历史上的帝国皇帝因受制于教皇,王权流于形式,德国境内的各路诸侯势力日益强大,14世纪颁布的《黄金诏书》确认了德意志诸侯对中央集权的制约,使得封建割据大行其道。到16世纪,全德国有七大选侯(有权选举德国皇帝的诸侯),几十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以及上千个骑士领地。分裂的德国使得罗马教廷有机可乘,特别是在敛取钱财方面,德国故有“教皇的奶牛”之称。随着德国新兴市民阶层的出现和长期植根在日耳曼民族心灵深处的民族意识的增强,要求改革教会,实行教会民族化的呼声日渐高涨。各路诸侯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都希望得到绝对的政治主权,起码是在自己的领地内。这在客观上为宗教改革在德国的首先掀起并能持续下去奠定了社会基础。 宗教改革运动最早在德国出现 哲学家黑格尔就此指出:“那种古老的、彻底保存在日耳曼民族的内在性,终于要从它的正直和简单的内心里完成这种革命。”不过,除了上述总体背景外,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把美因兹大主教职位卖给勃兰登堡的亚尔贝特是一个更直接的因素。为了帮助亚尔贝特偿付买职位欠下的债,以及筹措修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利奥十世派人在德国兜售赎罪券,导致后来发生的一切。 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一样也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寻到进行变革的灵感和思想 尽管使徒保罗在基督教形成之初就提出“义人必因信得生”②(《新约·罗马书》,第1章17节),说明信仰是救赎的关键,但长期以来在中世纪社会上流行的和实际上起作用的答案却是:除了信仰之外,教会在人的救赎问题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唯有通过教会人才能获得救赎。根据这一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