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诸子百家简介------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儒家思想(2007-03-26 20:36:32)转载▼标签: 文化国学哲学诸子百家儒家 分类: 中国文化相关
儒家在诸子百家中无疑是最有影响的学派。而且现在来说,儒家已经不单单只是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了,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中国固有价值系统的表现。而在先秦时代虽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但也只是诸子之一,和其它诸子本来地位是一样的,并无所谓主从关系。
关于儒家的起源,在《汉书·艺文志》中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叙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在《国故论衡·原儒》中说:“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由此可知,儒者本是指一种以宗教为生的职业,主要负责治丧、祭神等各种宗教仪式。
在《说文解字》中对“儒”的解释:儒,柔也,术士之称。“儒”这个字本来是一种其它学派(主要是墨家)对孔子这一学派的鄙称。
在《庄子·渔父》中有一段道家对儒家的评论:“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以上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
关于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孔子无疑是儒家思想(学派)的创始人,由孔子提出了“仁、义、礼”做为儒家思想的基础。进一步通过“义”的观念,推导出了“无所为而为”的观念。即认为:一个人做他应该做的事,纯粹是由于这样做在道德上是对的,而不是出于在这种道德强制以外的任何考虑。这与道家的“无为”观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后世普遍认为“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在《庄子》中也可以看到道家的人常常嘲笑孔子,说他把自己局限于仁义道德之中,只知道道德价值,不知道超道德价值,这就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了。孔子在谈到自己精神修养发展过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从中可见,孔子到五、六十岁的时候就认识到天命了,并且能够顺乎天命,换句话说,他到这时候也认识到超道德价值。因此孔子的思想绝不仅仅只是“忠恕而已”,也绝不仅仅限于“仁、义、礼”,当然也有超道德价值的“性与天道之学”(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修身养性之道),孔子的“性与天道之学”主要集中在《中庸》和《易传》中,属于儒家思想中比较深层次的内容,将在下面“儒家的特征”那一段中简单介绍一下。
在《史记·孔子世家》中对孔子的评价极高,“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之后儒家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要说孟子了,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到了西汉,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之中。
到了魏晋,出现了以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为代表的玄学,他们试图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并将《周易》、《老子》、《庄子》并称为“道家三玄”。我个人对玄学是持负面看法的,认为玄学是对儒家思想的歪曲,主要还是为了“士族辩护”。随着佛教的流入,玄学最终和佛教同流,成为了佛教的附属。
到了唐代,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到了宋代出现了“理学”。“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集大成者无疑是朱熹,他在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理学”认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至于“理学”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从上面这六个字已经可以有个明确的判断了,我就不多说了。
到明代,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随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的演变,说明它其实已经步入了极端。
到了近代五四时期,在一片“打倒孔家店”的声浪中,儒学遭到空前大难的背景下,梁漱溟挺身而出,为孔子辩护,揭举儒学复兴的旗帜,成为现代新儒家的先驱。
现代新儒家从广泛意义上讲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主要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张君劢、钱穆、冯友兰,第二时期有:牟宗三、徐复观、唐君毅、方东美,第三时期有:杜维明、刘述先,第四时期也已出现,但还未经学术界定论。从那时到现在的80多年间,以此为志业者大有人在,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现代新儒学已成为上个世纪中国的三大重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