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赏析中原大地饮食文化
自古以来,中原就被冠以许多美誉。如华夏文明的发祥地,炎黄子孙的摇篮等诸多别称。无论是盘古开天,大禹治水的上古,还是礼制天下的商周,无论是三足鼎立,五代十国的魏晋,还是地广富庶的唐宋。这块土地上的历史兴衰,岁月变迁,都如同滚滚东去的黄河之水,一去不复还。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人”。河南地处中原,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尽管演绎了无数次的战争,但挥之不去的地域文化,却和那些王城古都的秦砖汉瓦一样,见证着历史。如今,富有地域色彩的饮食文化依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不管是在都市的高档饭店,还是在乡村集镇的简陋餐馆,各种美味可谓举不胜数。品尝带有浓郁异地色彩的佳肴不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文化上的享受。我,做为一名河南的农村人,对一日三餐,从未曾做过思考,总觉得这是再也平常不过??事情。如今真正静下心来,纵观河南的饮食,特别是在农村,乡亲们对饮食似乎没有什么特殊的讲究,但我仍然想从河南这块土地上积淀起来的厚重的饮食文化中,寻觅带着乡土气息的佳肴,打捞我们河南人所固有的生活习性、思想品德和复杂品性。
一、河南人饮食规律
任何一个地域的民族,他们都在时间的流逝中开成一种习惯,包括饮食。无论一日三餐之时,还是走亲串友之刻,河南的人们都在吃同一种饭。即使生日寿诞、婚丧嫁娶的日子里,一把白面做文章,简简单单汲营养;一棵萝卜一棵菜,轻轻松松渡岁月。餐桌上的大格调永远不变,似乎人们在遵循着一个不可更改的规律。
1、一日三餐
早餐、午餐都以稀饭、馒头为主,辅以单个的菜,或者干脆就不炒菜。稀饭是一锅水、一把面,或一把玉米糁熬成的,馒头自然也是用面做的。这就是河南农村人的早餐和午餐的主旋律。
晚饭相对来说丰富些,以咸为主,但绝对也离不开面。过去一把面在农村妇人的手中,和、揉、搅、擀,被制成精莹剔透、又滑又筋的手工面条;现在有机器轧成的,还有现成的挂面,配以各色菜肴或捣一点蒜泥,吃汤面或捞面,这种有汤有面的饭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河南人。
大多数河南人在秋、冬两季都爱喝糊涂面条。所谓的糊涂面条就是锅内煮有大豆、花生,还有各种夏季晒的干菜,如干野菜、干豆角、干倭瓜片、红萝卜和白萝卜干等等,再丢一些玉米糁,下少许面条,最后再放盐、调料等,出远门的人回到家后最想喝的恐怕就是这种糊涂面条了。尽管这种饭登不了大雅之堂,但君不见小吃摊前的红火和亲人相聚时老母亲看着孩子连吃几大碗糊涂面条的笑容,就知其魅力了。
一日三餐,简简单单,甜咸搭配,营养合理,千百年来,河南人固守着老祖宗们的习俗,走过了战争苦难,走过了水深火热。
2、生日寿诞
简约质朴的河南人过生日,餐桌上也绝非单调。他们会拿出庄稼人的热情,抛去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奢侈一回,但他们又忘不掉节俭。例如:小孩子满月、老人们生日,亲朋好友提礼物前来,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怎样招待?对于这一问题,他们会为餐桌上添上另一类大众饭,并取了一个寄托着美好希望的名字----长寿面。买块猪肉,加上自家地里的萝卜、白菜,放进油锅一炒,把轧好的面条,在笼上蒸个把钟头,油光光,筋腾腾的长寿面便被端上了餐桌。一家老小,吃得不亦乐乎。热气腾腾的面条,热热闹闹的气氛,吉祥如意就这样被河南人在餐桌上“品尝”出来。
3、走亲串友
河南农村偶遇亲戚造访,主妇们虽不杀鸡做食,但总会拿出自家的好多鸡蛋,擀上一剂好面条,给客人端上一碗鸡蛋捞面。无论是主家还是客人都会认为这已是不错的待遇了。过去的河南人即使过年也很少买菜来丰富自家的食谱,因为地里种的应有尽有,只是买些猪肉见到荤腥便可欢欢乐乐地过大年了。而现在一到冬季,农活少了,农村人也乐了,一步入腊月,县城商埠、乡村集市,人潮涌动,都忙着买些年货,回家后精心置办过年几天的美味佳肴。萝卜、白菜、大葱、大蒜、自家做的豆腐、粉条,在大锅里一烩,盛的时候再分开,于是农家小院的餐桌上菜碗更多了,笑声更响了。让人惊叹的是一口锅里竟能做好几个菜!另外,饺子也会时不时地成为餐桌上的主角。包饺子的原料是以肉、红白萝卜为主,放进盐、葱、姜、蒜茉等调料,搅拌均匀,就成了美味可口的饺子馅。然后开始和面,切成一小团一小团,擀成圆圆的并且中间厚一点边缘薄一点的饺子皮后,一家人围着包,再把包好的排成排,等锅里水烧开了,把饺子一个一个丢进去煮。饺子还是团圆的象征,大年三十晚上吃饺子,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无论在多远的外地,人们总要想办法赶回家吃这一顿团圆饭。
4、婚丧嫁娶
婚丧嫁娶时,河南人仍不忘节约。主厨由家庭主妇变为了专业厨师掌勺。挎出几篮面,牵来自家喂的猪,挑来自家地里的萝卜、白菜,端出自家做成的嫩嫩的豆腐、透明的粉条,变着花样蒸出馒头,做出红烧肉、小酥肉以及各色各样的荤菜。庄稼人平时不稀罕的萝卜、白菜,又在喜庆的餐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