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多元分析 实验七 浙江万里学院 sas
实验七 美国七种犯罪的主成分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如何使用SAS软件来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
2.看懂和理解SAS输出的结果,并学会以此来作出分析;
3.掌握对实际数据如何来进行主成分分析;
4.对同一组数据使用五种系统聚类方法,学会对各种聚类效果的比较,获取重要经验;
5.掌握使用主成分进行聚类
二、实验内容
下表中给出的是美国50个州每天100000个人中七种犯罪的比率数据。
这七种犯罪是:
X1:杀人犯 x2:强奸罪 x3:抢劫罪
X4:斗殴罪 x5:夜盗罪 x6:偷盗罪 x7:汽车犯罪
试对表中犯罪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
四、实验指导
1.直接编程进行主成分分析
proc princomp data=work.aa out=prin;
var x1-x7;
proc sort;
by prin1;
proc print;
id state;
var prin1 prin2;
proc sort;
by prin2;
proc print;
id state;
var prin1 prin2;
proc plot;
plot prin2*prin1=alphabet/haxis=-4 to6 by 1 vaxis=-3.5 to 2.5 by 0.5;
run;
2.分析家进行主成分分析
在t中打开数据集aa,见图1。选菜单过程如下:
在图1中选统计多元分析在变量框中选 x1,x2,x3,x4,x5,x6,x7,x8 (见图2) variablesok
图1
图2
得到如图6所示的结果:
图6
从图5可以看出,前两个和前三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78.5%和86.8%,第一主成分在所有变量(除在上的载荷稍偏小外)上都有近似相等的正载荷,反映了综合消费性支出的水平,因此第一主成分可称为综合性犯罪在变量x3,x7上有很高的正载荷,在变量x1上有中等的正载荷,而在其余变量上有负载荷或很小的正载荷。可以认为这个主成分度量了暴力犯罪成分x3,其次是汽车犯罪7)在所有犯罪成分中占的比重(也可理解为一种犯罪倾向),第二主成分可称为暴力倾向成分。前三个主成分的总贡献率能%,但值小于Pcr1=0.3*x1+0.43*x2+0.397*x3+0.397*x4+0.44*x5+0.36*x6+0.3*x7
Pcr2=-0.63*x1-0.17*x2+0.04*x3-0.34*x4+0.2*x5+0.4*x6+0.5*x7
散点图:
散点图(Y X)选 PCR1X ;PCR2Y ;region标签变量 (见图7)确定
随即出现如图8所示的散点图,接下来我们对该图进行设置、调整,使之符合我们的要求。
图7
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