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内经》中“阴虚”内涵探析.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经》中“阴虚”内涵探析.pdf

2007 第九卷 第六期 *Vo1.9 No.6 摘 要:鉴于目前针对不同版本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阴虚”的内涵不完全一致的问题,为 明确“阴虚”的内涵与外延,对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中“阴虚”概念进行了整理研究。研究 发现,“阴虚”一词在《内经》中共出现11处,其涵义有5种,分别为中土受伤,形气衰少;尺脉不足;五 脏精亏;肾虚;阴经气虚。本文就正确理解“阴虚”内涵与外延,界定“阴虚”概念,为中医理论的正确运 用和继承发展进行了深入探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黄帝内经 阴虚 概念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其构 极细微物质和能量。阴气不足,凉润、宁静、抑制等功 建的理论体系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由于年 能减退,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亢,出现产热相对增 代久远,又因《黄帝内经》本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系 多、功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2J。根据七版教材的 集体创作,因而对一个基本概念有多种理解,这种现 观点,“阴虚”是指阴气虚,而非精虚、血虚或津液亏 象在中医学中较为普遍。这种名词概念的多义性影 虚;它和阳虚都是人体之气的某一部分的亏虚,都属 响了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因而明确界定中医学 气虚的范畴。 术语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重要的基础工作。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根基,中医的重要理 在《中医基础理论》一版至六版教材中,对于 论都来源于此,笔者对《黄帝内经》中“阴虚”进行了 “阴虚”这个基本病机概念的解释虽在语言上有所 整理,关于“阴虚”论述共有 11处,其中“阴虚”内涵 不同,但基本含义一致【1]。认为“阴虚是指机体在疾 不尽相同 病过程中由阴不足所导致的阴阳失衡的病理状态, 一 、 中土受伤,形气衰少 简称阴虚。多表现为精、血、津液等物质匮乏,功能 虚性亢奋,热量相对有余”。从这个解释中不难看 《素问-调经论》:“帝日: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日: 出,这里的“阴”主要指“精、血、津液”等阴液物质。 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充,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 七版教材对于“阴虚”的解释认为“阴偏衰,即是阴 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历代医家对“阴虚生内 虚,是指机体阴气不足,阴不制阳,导致阳气相对偏 热”的解释基本一致,指中土受伤,形气衰少。如张志 盛.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阴虚”是指机体的 聪日:“至若阴虚生内热者,因中土之受伤也。如饮食 “阴气不足”,而“阴气”是指“一身之气中具有寒凉、 劳倦则伤脾,脾主肌肉,故形气衰少也。水谷入胃,由 抑制特性的部分,是具有凉润、宁静、抑制等功能的 脾气之转输.脾不运行,则谷气不盛矣。上焦不能宣 五谷之味.下焦不能受水谷之津,胃为阳热之腑,气 收稿日期:2007-1 l—l5 留而不行.则热气熏于胃中而为内热矣。金元时期补 修回日期:2007-12一l2 ★ 联系人:卢红蓉,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 医基础理论病因病机研究,Tel:0102516。 120 [WodJ S e, ce attd 7 f矗noZo 0 Jder, m o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世界科学技术一中医药现代化★专题讨论 土派代表医家李东垣的阴火理论正是在此理论的基 先人心,甘先人脾,辛先人肺,成先人肾。五脏主藏水 础上发展而来。 谷之精者也,神气生于精,故五脏之精不可伤,伤则 失守则阴虚,阴虚则神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