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绿洲区苜蓿土壤AM真菌资源及促苜蓿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pdfVIP

石河子绿洲区苜蓿土壤AM真菌资源及促苜蓿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河子绿洲区苜蓿土壤AM真菌资源及促苜蓿生长效应的初步研究毕业论文

III 摘要 摘要 摘摘要要 IV 苜蓿在西北地区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石河子绿洲区苜蓿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且随着水肥调控 措施和收获加工技术的成熟,滴灌种植将成为今后苜蓿种植模式新的发展趋势。磷素在苜蓿生长发 育过程中起到关键性作用,新疆由于多年来长期使用磷肥,土壤中并不缺磷,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植 物对磷的有效吸收率比较低。土壤磷的转化和有效性主要受到微生物活动的影响。众多微生物中, 尤以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Mycorrhizal Fungi)对植物营养元素吸收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AM 真菌对植物营养元素吸收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可以和约90%的陆生植物形成的互惠共生体;与宿主 植物形成的菌根能促进植物对各类营养元素的吸收,对磷素吸收的促进效果更为明显。本试验通过 对大田苜蓿根际土壤中土著AM 真菌进行资源调查、分离、鉴定,和优势菌种接种苜蓿,对磷素利 用效率及侵染效果等研究。结果表明:苜蓿根际土壤中AM 真菌资源分布因采样区而异,其中球囊 霉属为优势菌种,盾巨孢囊霉属为少见种;土壤PH 值和盐分含量与孢子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碱解 氮含量、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与孢子密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优势菌种接种苜蓿能显著提 高苜蓿生长性能,促进苜蓿对氮、磷的吸收。旨在为为今后滴灌苜蓿菌根肥料的开发利用打下基础。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共分离出3个属24种AM 真菌,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6种,球囊霉属(Glomus)14种, 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aspora)4种。 2 石河子绿洲区大田苜蓿根际AM真菌多样性丰富,尤以安集海采样区苜蓿根际 AM真菌种类最多, 11种。不同采样区,球囊霉属均有分布,是优势种,其次是无梗囊霉属,盾巨孢囊霉属少见种。 3 不同采样区大田苜蓿根际AM 真菌孢子密度存在显著差异,随土层不同,孢子密度变化明显。 10-20cm土层孢子密度最高,0-10cm 土层孢子密度大于20-30cm土层。安吉海采样区,孢子密度较 其他采样区高。 4AM真菌孢子密度与土壤因子间关系密切。土壤PH 值和盐分含量与孢子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碱解 氮含量、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与孢子密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 5 接种AM 真菌能促进苜蓿的生长发育,但不同菌种的促进作用不同,接种处理的促进效果均高于 对照组。其中G.i对苜蓿地下部促生长效果最显著,而G.m对苜蓿地上部促生长效果最显著。 6接菌处理氮、磷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对磷素增加程度高于其他处理,叶中氮、磷含量较其 他部位高,尤以接种G.i处理的苜蓿叶最高为0.873mg/kg;接种G.m处理的苜蓿叶中氮含量为5.29%。 7接种处理中G.m的侵染率和孢子密度最高,说明G.m与苜蓿有较高的亲和性、共生性及产孢能力。 关键字:AM 真菌;分离鉴定;土壤理化;相关性;接种 V Abstract The mutualistic symbiont that some soil fungus and plant roots were formed through a long process of co-evolution was Mycorrhizae,the fungus that participated in the formation of Mycorrhizae was called Mycorrhizal fungi,the plant was called Mycorrhizae plant or host. 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AMF) is distributed widely in nature,about 90% microtubules plants could form Arbuscular Mycorrhiza with AM fungus.It has economic、social and ecological significant that material exchanging between organisms in theecosystem、energy flowing、transmitting messages、biological evolution anddistribution、biodiversity protecting、stabilizing 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