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基于内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热点挖掘方法.pdf.pdf

基于内容分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热点挖掘方法.pdf.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文来自于《东方教育》投稿邮箱:dfjy1998yx@163.com 319398525 2015年第4 东方论坛 期 基于内容分析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热点挖掘方 逯 万 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北京 100732) 摘 要 :人文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采用基于传统文献计量和引文的方法较难识别该学科的研究热点及 主 题演变,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内容分析的人文社会科学热点挖掘模型,并以社会学领域为例进行了实证分 析,基于 挖掘结果对比了国内外近五年的社会学研究热点演变。 关键字:内容分析;主题识别;热点演变;文本挖掘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110 (2015)04-0118-09 收稿日期 :2015-06-10 一、引言 人文社会科学是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一门学 科,面对的是有意义关系的事物,既要研究其共同 性和普遍性,又要研究特殊性,具有双重属性和双 重功能,即: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既具有 事实性又具有价值性,既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又 具 [1] 有意识形态的功能 ,这也是区别于自然科学的 最 重要的一个特征,也可以说,人文社会科学是一 种 形而上的科学,同时具备基础性和应用性,不同 于 自然科学对问题的研究中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 消 化、吸收、创新与开拓,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更 倾 向于求新求变,既求同,也求异,既具有全球人 文 情怀,也当有国别与地区的意识形态区别,特别 是 在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文 社 会科学的研究也呈现多样性的繁荣发展态势, 学术 成果不断增长,仅以哲学学科为例,CNKI 中 收录 的论文数量就逐年上升(如图 1 所示),同时 在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 “走出去”上,同样增长 明 显。从下图 2 中可以出,自 2005 年至今,我国 学者在 SSCI 中的发文量呈指数上升趋势,这些论 文涵盖人文社会科学多个学科,因此,开展人文社 会科学研究热点的挖掘,能够了解学界研究现状 与 存在问题,不论是对科研人员开展学术研究还 本文来自于《东方教育》投稿邮箱:dfjy1998yx@163.com 319398525 图 12005-2013 年 CNKI 收录哲学论文的数量 是科研管理部门进行学术规划都有重要意义。 图 22005-2013 年 SSCI 刊载中国大陆地区作者论文 数量 作者简介 :逯万辉(1987-),男,河南洛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数据挖掘与人文社会 科学评价 研究。 118 本文来自于《东方教育》投稿邮箱:dfjy1998yx@163.com 319398525 学术期刊论文是科研工作者学术研究成果最 等人利用拓扑学方法对科学出版物的共引网络 常见最直接的体现,是特定学科或某一分支领域 [6] 进 行研究,检测研究热点 ,基于社会网络分 内知识传播最主要的传播媒介。以期刊论文相关 析方 的学科热点研究真正开始在情报学分析 构成要素如作者、摘要、关键词、引文等为研究 方法中成 熟起来。 对 象对学科特性逬行揭示和学科研究热点的挖 [2] 掘已 经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 关于学科研究热点的挖掘方法,通用的思路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引文及共被引的学科 研究热点及研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