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舟山市普陀区红色旅游景点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蚂蚁岛创业纪念室 蚂蚁岛乡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面,全乡陆域面积仅为2.64平方公里,但就是在这个自然条件并不占优势的“弹丸小岛”上,一代又一代的蚂蚁人民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蚂蚁人秉持“勤俭办大事”的坚定信念、以“蚂蚁啃骨头”的坚韧勇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搓草绳、造渔船,硬是“不要国家一分钱”,把一穷二白的蚂蚁岛建设成为浙江沿海渔区乃至全国闻名的渔业先进典型,并在岛上诞生了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1958年12月蚂蚁岛荣获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国务院奖状——全国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先进单位,也因此创下了“小小蚂蚁赛苏联”的响亮口碑。 为深切纪念和缅怀这段辉煌历史,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前辈的创业精神,上世纪90年代建立了蚂蚁岛创业纪念室,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其中展览大厅120平方米。大厅里分“昔日蚂蚁岛”、“今日蚂蚁岛”两大块内容,陈列有300多件珍贵而详尽的历史资料,图文并茂地展现了蚂蚁岛四五十年不断的艰苦创业史、渔业发展史和建设成就史,突出反映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艰苦创业的非凡业绩和改革开放以来蚂蚁岛的发展变化。2004年9月蚂蚁岛创业纪念室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极“里斯本丸”纪念地 随着人们对“里斯本丸”沉船时间学术研究的深入和历史档案的开放,“里斯本丸”沉船历史文化逐渐清晰了。“里斯本丸”原属邮政船,长135.64米,安装有2台往复式主机,最大马力为4684马力,航速12节,总吨位7053吨。二战期间被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征用后改为运输船,1942年从香港起航,开往日本的九州。9月27日,“里斯本丸”装载着778名日军官兵以及1816名英国战俘和财物,于10月1日航行至舟山东极乡青浜岛外海时,被美国潜艇击伤。10月2日上午,该船沉没,许多战俘跳海逃生。东极乡渔民闻讯驾小舟营救英国战俘共计384人,并将他们接到渔村救助。次日日军上岛搜捕,抓走绝大部分英国被俘人员,仅有约翰斯通、伊文思、法勒斯3位英国人被当地渔民藏匿逃生,后辗转重庆,返回英国。 现该地建有“里斯本丸”纪念馆一座,附近海域长眠着“里斯本丸”沉船尚未打捞。 虾峙少年海洋学校 东海前哨虾峙岛因形状如虾浮游于海上,加上岙门众多、成犄角对峙之势,故此得名。虾峙镇是舟山市主要的渔业强镇,历来有“浙江渔业看普陀,普陀渔业看虾峙”的说法。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虾峙的海运业得到蓬勃发展;同时因地处虾峙门国际航道,港口优势凸显,临港工业茁壮成长。整个产业结构逐渐向多元化发展、海洋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 位于岛上的虾峙中心小学立足于“让海岛的孩子掌握适合其个性发展、适应当地特征的生存能力和道德伦理,最大化地实现学校的社会作用”,于1989年11月挂牌成立“未来渔民学校”,并于1993年3月更名为“少年海洋学校”,从培养新世纪海洋建设人才出发,着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海洋教育研究。2002年,“普陀区虾峙少年海洋学校”被命名为舟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突出海洋教育特色、展示渔岛生产生活特色、便于“少年海洋学校”开展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2001年,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整合、增加、完善了展品,建立了“海洋文化陈列室”,陈列室内容呈现出海生物标本、模型展览、图片展览、渔家生活作业用具、学生作品陈列五大主题。 桃花岛“定海城” “定海城”位于普陀区桃花岛东北部的青龙社区鹁鸪门村的后门沙头,是历史巨片《鸦片战争》舟山外景地中建设工程最重、拍摄场面最大、场景拍摄最多的一个。“定海城”周围有千年梅树桩、穿鼻洞等景点。1997年9月,被舟山市委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著名导演谢晋筹资近1亿元,拍摄历史巨片《鸦片战争》,影片共有223场戏,在舟山拍摄1/5,其中又有3/4在桃花岛拍摄。影片的重头戏“定海之战”,就是在这座“定海城”拍摄的,戏中反映的就是鸦片战争初期英军攻打定海,定海城官兵英勇抵抗,以身殉国的那一段历史。 普陀博物馆 普陀博物馆成立于2002年10月,位于沈家门缪家塘路40号内,占地面积550平方米,建筑面积365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为330平方米。馆舍建筑有60多年历史,为清代建筑风格,曾为渔业商贸场所,2001年在普陀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支持下,进行了保护性修复。 普陀博物馆《渔都风情展》以沈家门渔港为主体,从渔、港、景三方面展示了普陀区域文化及渔都风情风貌。现共有展品451件,分《普陀渔业史话》和《渔都沈家门》两部分展示,五大系列:海边人家、渔都史迹、繁华渔港、港连九洲、巨变,展出内容有实物、模型、图片、雕塑等。具体反映了渔家生活、生产习俗、渔业生产工具的进步、渔都形成的历史、渔市发展的沿革、渔港变迁、对外友好往来等内容,全方位展示了普陀渔都的风情,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知识性。200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