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词咏中秋诗话月饼.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词咏中秋 诗话月饼 文/延彬 自古以来,人们留下了无数佳话和有趣风俗望月、拜月、赏月、咏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诗景情交错,诗情顿挫,低回中转酣畅,激越中,实为上乘。胡仔《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历代选苏轼词也总选到这一首。 月饼作为中秋节的标志,是最具象征意义的中秋民俗食品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李渊当时的笔记《西湖游览志余》提到,中秋节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而《帝京景物略》则说: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另一笔记《臞仙神隐书》也提到(中秋夜)乃造太饼一枚,众共食之,谓之八月求团圆。从这些的记载还可见到,月饼一开始就是相互馈赠的社交礼物,而且分量颇大,必须众人分而食之,蕴含了中国伦常与共食制度的精神这种大月饼盛行了几百年,《红楼梦》中贾母吃的宫廷御赐内造瓜仁油松穰月饼,据考证就是个直径二尺、重十公斤的大月饼。明,中秋吃月饼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的必备食品。明彭蕴章在《幽州土风俗》中写道: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蟾免满人间。悔然嫦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诗句生动描写了的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的传说形象,作为艺术图案形象再现于月饼之上。 沈兆褆《吉林纪事诗》表现的是当时吉林地区中秋月饼的情景中秋鲜果列晶盘,饼样圆分桂魄寒。聚食合家门不出,要同明月作团乐。近代陈海梅运用乡土掌故题咏月饼的《中秋饼》诗正当三五夜清闲,买饼分甘向市圜。馋口儿童开口笑,如何皓魄落筵间?写出了台湾、闽南一带中秋期间儿童兴高采烈尝饼玩饼的心情诗词在我国是源远流长,文化内涵每年的中秋月饼都在不断发生变化以团圆、博爱、和谐为,推出的“桃李情”、“思亲月”、“儿女心”、 “慈孝于行”、“天道酬勤”、“师恩难忘” 等就是文化内涵这样带有浓重感情、文化特点的月饼感受不同的意境

文档评论(0)

qtrt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