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届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一单元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复习课件(共41张ppt)剖析
据《周礼》记载,衮服是西周统治阶级的最高一级礼服。 你发现下面两套服饰有何不同? 西周一般贵族服饰 三礼乐制——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 人徒有数,丧祭器用,皆有等宜。 ——《礼记.王制》 周公制礼作乐 聘礼 朝礼 飨礼 射礼 祭礼 丧礼 婚礼 冠礼 八 礼 “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 (《史记》卷23《礼书》) 礼 礼 经国家,定社稷, 序民人,利后嗣也。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 “乐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 乐 礼乐制度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jian)越行 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礼乐制度 1目的: 为了维护宗法制和分封制,制定了礼乐制度 (为了巩固统治,西周统治者实行了分封制, 为了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实行了宗法制) 2作用: 王位世袭制 分封制 宗法制 延续到1912年清朝灭亡 西周末期逐渐瓦解,秦朝时消亡。 延续至今,仍有所体现。 互为表里 夏商周三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四、本课小结 ①牢固的血缘等级关系 ②王权与神权结合(即神权色彩浓厚),族权与政权结合(即家国一体) ③开始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但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即地方权力较大) ④早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稳定性 制度 宗法制 分封制 关键词 “世卿世禄”“凝聚宗族”“血缘亲疏”“家族祖宗”“家庭关系”“嫡庶之辨”“大宗与小宗”“家族等级关系” “分封授民”“授民授疆土”“拱卫王室”“随从作战”“朝觐述职”“交纳贡赋”“等级森严”“相对独立性” 实质 是家族内部根据血缘的亲疏,确立的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是统治阶级内部根据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核心内容是规定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技巧 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宗法制相关的内容 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分封制相关的内容 五 高考回眸 1.(2015·江苏单科,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有严格的列位礼节的贵族朝会,这种礼仪规定体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特。 三公九卿是秦朝制度,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 郡县制 不是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 郡国并行制属于西汉地方制度,含有官僚政治成分,故D项错误。 答案: A 2.(2014·课标全国Ⅱ,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解析】 “雅言”就是我国最早的古代通用语,相当于现今的普通话。我国最早的“雅言”是以周朝的国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地区的语言为当时的全国“雅言”,故答案为C项。 答案 C 3.(2015·浙江文综,14)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实际上是指任人唯才“,故选D。A项是分封制,B项涉及家谱,C项涉及继承制,都与宗法制有密切的联系,不符合题干的要求。 答案:D 4《国语·鲁语上》说:“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表明( ) A.诸侯五年朝觐周王四次 B.诸侯应向周王申报财产 C.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 D.分封制以礼乐制为基础 【解析】 题干材料属于分封制的有关规定,由此可见分封制具有制度性保障。所以本题选C项。 答案:C 5.(2013广东)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解析】古代庶民无姓,有土有官爵者才有姓,遂以“百姓”作贵族的通称。春秋后半期,宗族逐渐破坏,土地个人私有的地主阶级代替土地嫡子世袭的领主阶级兴起。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社会地位与庶民相似。故选B 答案:B 6.(2010·辽宁、湖南、宁夏)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高考课标卷1语文.ppt
- 2017-图文转换专题之流程图和方位图.ppt
- 2017-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ppt
- 2017句子排序.ppt
- 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第三章专题一增分突破二人物形象:从分析综合到鉴赏评价.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同步练习:5.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1Word版含答案.doc
- 201609新进人员培训讲课.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学习评价第5单元学习评价.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第四课第一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练习.doc
- 2017届一轮复习人民版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与特点(32张).ppt
- 2017届钠及其化合物.ppt
-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的经济单元综合6.ppt
- 2017届经济生活第二课复习(上课用).ppt
- 2017届高三一轮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ppt
- 2017届经济生活一轮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ppt
- 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铁及其重要化合物.ppt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五第2课《装在套子里的人》.ppt
- 20162017学年(人民版)高中历史选修4:专题11千秋功过秦始皇.ppt
- 2017届高三一轮经济第八课财政与税收.ppt
- 20162017学年宁夏育才中学孔德校区高二下学期第一次(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