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褶皱作用.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剪切褶皱作用

本章重点内容 影响褶皱形成的基本因素;褶皱成因分类;纵弯、横弯、弯滑、湾流、剪切、柔流褶皱概念,应变特征与变形特点。 褶皱的形成方式与其受力状态、变形环境及岩层的变形行为密切相关。 从褶皱过程中岩层的变形行为来看,可把褶皱分为主动褶皱和被动褶皱两类。 被动褶皱-褶皱假象   并没有真正发生过一般意义的弯曲.    -剪切褶皱 褶皱过程中物质的运动方式:  流动-物质的连续滑移 (只是一种晶粒尺度或晶格尺度的微小滑动)  滑动-物质沿不连续面的滑移 第一节 纵弯褶皱作用     纵弯褶皱的应变分布型式可以归纳为两种模式:中和面褶皱作用和顺层剪切作用(弯流褶皱作用和弯滑褶皱作用) 形成的小构造特点 第二节 横弯褶皱作用 产生这种力的原因   1.地壳的差异升降运动   2.岩浆的上拱作用   3.膏盐层的“底辟”作用   4.同沉积褶皱作用 (1)上覆岩层的厚度不等,重压不等 (2)盐层表面形态起伏不平 (3)水平挤压造成的局部上拱应力,甚至地幔局部上拱,等  第三节 剪切褶皱作用 第四节 柔流褶皱作用 褶皱构造的观察与研究 褶皱形态研究 褶皱形态在深部的变化研究 褶皱内部伴生、派生的小构造研究 褶皱形成时代的确定 三、压扁作用对纵弯褶皱的影响 图9-5? 强烈压扁作用对褶皱的影响 A.压扁前;B.被压扁;C.经强烈压扁后;S1.片理或流劈理;f.无根钩状褶皱 四、纵弯褶皱中发育的劈理型式 (1)高韧性差: A. 远离强岩层处,形成与褶皱轴面平行的劈理 B. 在强岩层附近,围绕强岩层形成劈理 C. 在强岩层内部,外侧受顺层拉伸,形成顺层劈理、垂直层理的张裂隙,张裂隙内侧受压缩,形成正扇形劈理、轴面劈理 (2)低韧性差: A. 褶皱前,顺层缩短而加厚 B. 褶皱幅度小时,压扁面垂直层面 C. 变形继续,强岩层中正扇形劈理;软岩层中 反扇形劈理 D. 变形再继续,发育轴面劈理 1. 正扇形与反扇形劈理 ? ?? 正扇形——在强岩层中; ???? 反扇形——在弱岩层中; ? 2.劈理与层序的关系 ???? 正常——劈理倾角层理倾角; ???? 倒转——劈理倾角劈理倾角;???? 图9-27?? 褶皱中的劈理型式 定义:岩层受到与层面垂直的应力作用而发生弯曲 的行为称为横弯褶皱作用 特点: (1)褶皱岩层整体处于拉伸状态,各层都没有中和面,其应力轨迹如图9-30所示。 (2)由于褶皱的顶部受到强烈的侧向拉伸,因此,如果岩层具有一定的韧性,则可被拉薄而形成ⅠA型顶薄褶皱。但在脆性较高的沉积岩层中顺层拉伸则引发断裂,于背斜顶部形成地堑;如果是弯状隆起,则可形成放射状或环状正断层等,总体达到伸展变薄的效果(图9-31) , (3)横弯褶皱作用引起的弯流作用是使岩层物质从弯曲的顶部向翼部流动。褶皱翼部的韧性岩层由于重力作用和层间差异流动可能形成轴面向外倾倒的层间小褶皱。其轴面与主褶皱的上、下层面的锐夹角指示上层顺倾向滑动,下层逆倾向滑动(图9-32) 构造表现形式: 1. 底辟构造 岩浆上升,盐丘顶刺 形成原因: 2. 同沉积褶皱 边沉积边隆起 (1)褶皱两翼的倾角一般上部平缓,往下逐渐变陡,褶皱总体为开阔褶皱。 (2)岩层厚度在背斜顶部薄,向两翼厚度增大,向斜中心部位岩层厚度往往最 大,沉积的等厚线与相应的构造等值线形态基本一致。 (3)岩层的岩石结构构造明显受构造控制。背斜顶部常沉积浅水的粗粒物质,而 向向斜中心部位岩石颗粒逐渐变细,反映盆地较深处的沉积。 (4)常在一侧或两侧伴生有同沉积滑塌褶皱或滑塌断层,滑塌一般自背斜隆起中 心顺两翼下滑。 特点: 定义:剪切褶皱作用又称滑褶皱作用,是沿着一系列与层面交切的平行密集面(剪切面)发生不均匀剪切而形成的褶皱,所以称剪切褶皱,又称滑褶皱。 发生场所:韧性剪切带内;层间滑动部位 剪切褶皱作用变形变性特点: (1)、 (2)、 (3)、 (4)、 (5)、 (6)、 褶皱形态特征: 膝折现象,箱状或共轭褶皱 膝折作用示意图 K.膝折带;S.膝折面;A.不对称膝折 B.对称膝折(是;手风琴式褶皱);C.共轭膝折(共轭褶皱) * 第 九 章 褶皱的成因分析 引? 言 1) 褶皱形成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一般认为外力作用方式,岩石力学性质,以及岩层的厚度大小和岩层组合形式,是影响褶皱形成的四大基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