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车辆安全检测基准第七点修正草案修正对照表 - 车辆安全审验中心
車輛安全檢測基準第七點修正草案修正對照表
修 正 規 定 現 行 規 定 說 明 、
1.實施時間及適用範圍:
1.1除曳引車以外之N2及N3類車輛、O2、O3、O4類車輛及自中華民國九十三年一月一日起新登記檢驗領照之曳引車,應符合本項規定。
1.2本項之「防捲入裝置前後端與輪胎之間距」得就3.4.1或3.4.2之規定、「防捲入裝置外側表面」得就3.5.1或3.5.2之規定、「防捲入裝置末端彎曲半徑」得就3.6.1或3.6.2之規定擇一符合。
1.2.1自中華民國100年7月1日起,新型式之N2、N3、O2、O3、O4類車輛及中華民國102年1月1日起,各型式之N2、N3、O2、O3、O4類車輛,其「防捲入裝置前後端與輪胎之間距」、「防捲入裝置外側表面」及「防捲入裝置末端彎曲半徑」應符合3.4.2、3.5.2、3.6.2之規定。 七、 為更臻周延大型車輛安裝之防止捲入裝置規格,以減少機車騎士絆倒捲入大型車輛輪下之事故發生及降低傷害嚴重程度,經審驗機構及相關車輛業者公會檢討本項之「防捲入裝置前後端與輪胎之間距」、「防捲入裝置外側表面」及「防捲入裝置末端彎曲半徑」規定,新增第3. 3.左右兩側防止捲入裝置之尺度與安裝配置:
3.1應與底盤大樑或是其他車體主要結構部分連接,並安裝牢固,以能有效防止行人、腳踏車及機器腳踏車等捲入。
3.2應安裝於最外側後輪輪胎接地面與車輛行進方向平行之中心線之外側,外側表面(含突出物)不得突出車身,外側表面應平滑。
3.3最下緣任一點距地高均不得大於四十五公分,最上緣任一點距地高均不得小於六十五公分,且上緣任一點距其上方對應之車身結構部分下緣(貨櫃車為貨櫃與橫樑接觸之平面)間距離不得大於五十五公分。若上緣距其上方對應之車身部分下緣間距離大於五十五公分,或上緣無上方對應之車身部分,則上緣與車身結構之間,應裝設平面、一根以上之水平欄杆或是由平面及欄杆組合之裝置。若為欄杆,則欄杆間之間距不得大於三十公分,且欄杆或平面本身斷面高度不得小於二.五公分。惟上緣與車身主結構相連並能有效防止人員捲入者不受此限。
3.4防捲入裝置前後端與輪胎之間距規定:依1.2及1.2.1規定應符合之3.4.1或3.4.2規定如下:
3.4.1平面部分(不含彎角)前端與其相切於前方車輪輪胎最後部分之橫向垂直面間距離不得大於四十公分,惟半拖車左右兩側防止捲入裝置(含彎角)前端應延伸至輔助腳架後緣齊。平面部分(不含彎角)後端與其相切於裝置後方車輪輪胎最前部分之橫向垂直面間距離不得大於四十公分。
3.4.2平面部分(含彎角)前端與其相切於前方車輪輪胎最後部分之橫向垂直面間距離不得大於三十公分(如圖例1-1),若其可能與左右兩側防止捲入裝置相互干涉時,則可依3.7與3.8之規定裝設,惟半拖車左右兩側防止捲入裝置(含彎角)前端應延伸至輔助腳架後緣齊(如圖例1-2)。平面部分(含彎角)後端與其相切於裝置後方車輪輪胎最前部分之橫向垂直面間距離不得大於三十公分。
3.5防捲入裝置外側表面規定:依1.2及1.2.1規定應符合之3.5.1或3.5.2規定如下:
3.5.1可由連續之水平面、一根以上之水平欄杆或是由平面及欄杆之組合而成,且應以連續性之型式為主,惟其相連部間若有橫向間隙應不大於二.五公分;欄杆間之垂直間距不得大於二十公分,且欄杆或平面本身斷面高度不得小於二.五公分。
3.5.2空車狀態下,若防止捲入裝置外側表面之縱向部件,距地高於九十公分至一一0公分範圍內,則該範圍內之外側表面應由連續橫向平面組成(如圖例2-1);前述縱向部件之最高點距地高未達一一0公分者,則其連續橫向平面應至少延伸至縱向部件之最高點(如圖例2-2);若遇有操作特殊裝備(如工具箱、燈具、電瓶或液壓輔助腳架等)或綁繩固定裝置情形下,可能與左右兩側防止捲入裝置相互干涉時,則可依3.7與3.8之規定裝設,且該連續橫向平面至少應延伸至距離該裝備或綁繩固定裝置最下緣3公分處,該連續橫向平面之上緣以距地等高為原則 (如圖例2-3)。其餘部位可由連續之平面、一根以上之水平欄杆或是由平面及欄杆之組合而成,且應以連續性之型式為主,惟其相連部間若有橫向間隙應不大於二.五公分;欄杆間之垂直間距不得大於二十公分。欄杆或平面本身斷面高度不得小於二.五公分(如圖例2-4)。
3.6防捲入裝置末端彎曲半徑規定:依1.2及1.2.1規定應符合之3.6.1或3.6.2規定如下:
3.6.1前後邊緣末端彎曲半徑不得小於0.二五公分。
3.6.2前後邊緣末端彎曲半徑應為二.五公分至十公分(如圖例3-1),且應增加縱向連接部件固定(如圖例3-2)。前後邊緣末端至少應延伸至與外側輪胎之中心線切齊,若遇有車輛相關操作特殊裝備之干涉而無法延伸至上述位置,則可為延伸至該設備處。
3.7車輛之車身結構或是其附屬裝置為永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赢商共享-商贸城案例研究201112151331783.ppt
- 超分子芯片的计算机 - 集美大学计算机工程学院.ppt
- 赵淳生学术报告 - 机电工程学院.ppt
- 超音波浅析 - 高中化学学科中心.doc
- 超硬材料薄膜技术.ppt
- 趋化因子对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影响研究现状及发展 【摘要】趋化作用 .doc
- 跨境统一版数字证书及数据传输相关说明 - 中国电子口岸数据中心 .doc
- 越南语教案范例2 (简式).doc
- 超声波学实验讲义 - physics@ncku - 成功大学.doc
- 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 金安区粮食局.doc
- 元宇宙生态构建2025:区块链技术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布局策略报告.docx
- XX企业2025年数字化转型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线上音乐艺术教育跨境展演平台创新模式与商业模式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母婴产品直邮平台售后服务与客户关系管理.docx
- 新能源电动叉车租赁信息化建设与行业人才培养研究报告2025.docx
- 2025年跨境母婴产品直邮平台市场前景与投资分析.docx
- 2025年跨境母婴产品直邮平台数据分析与行业洞察报告.docx
- 2025年跨境母婴产品直邮平台跨境电商人才培训与发展.docx
- 2025年跨境母婴产品直邮平台跨境电商跨境法律风险与知识产权保护.docx
- 保险产品差异化与客户分层精准营销策略研究2025新视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