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百城房价盘点:全国均价持续下跌,不同城市走势分化明显中国指数研究院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
中国指数研究院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城市选择:机遇?风险?下一站在哪?
PAGE 2
本报告数据来自CREIS中指数据或其他公开资料。详情请查询或致电400-630-1230、010
PAGE 38
本报告数据来自CREIS中指数据或其他公开资料。详情请查询或致电400-630-1230、010
中国指数研究院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
PAGE 1
本报告数据来自CREIS中指数据或其他公开资料。详情请查询或致电400-630-1230、010
报告撰写:陈文静chenwenjing@战雪 HYPERLINK mailto:zhanxue@ zhanxue@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城市选择:机遇?风险?下一站在哪里?2016年1月22日
2009年9月
中国指数研究院
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
电话:010邮箱:baiyanjun@
【目录】 TOC \o 1-3 \n \u
1.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城市布局现状
2.百强房企布局城市的机遇、风险分析
(1)长三角地区:宁波、无锡等城市存在发展空间,徐州、绍兴等面临风险
宁波:服务业快速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住宅市场具有一定发展潜力
徐州:土地供应过剩,库存压力突出,区域布局可侧重于泉山区
(2)珠三角地区:深圳、广州继续发挥带动作用,周边城市存在机遇
福州:住宅库存仅需11个月消化完毕,仓山区和晋安区市场潜力大
(3)环渤海地区:天津、青岛等城市住宅潜在库存虽大,但市场依然存在空间
天津:商品住宅库存压力有所缓解,未来仍有发展空间
(4)中部地区:武汉、南昌等核心城市住宅市场尚佳,洛阳、宜昌等楼市面临挑战
武汉:人口不断集聚,住宅销售向好,东湖高新、江汉等地潜力较大
洛阳:人口外流、土地存量大等因素使房地产市场中长期承压
(5)西南地区:成都、重庆住宅市场未来空间大,贵阳、昆明等城市存在风险
成都:经济规模大,第三产业占“半壁江山”,短期住宅去化压力较小
重庆:住宅市场成交企稳,可售面积降至2014年初水平,宅地存量较大
(6)西北地区:高库存下,以价换量成主趋势,各城市均面临挑战
西安:商品住宅库存绝对水平仍处高位,房价持续下跌,房企进入需谨慎
(7)东北地区:投资低迷、人口流出严重,沈阳、大连等城市库存去化压力大
长春:商品住宅库存量仍较高,住宅用地存量过剩,中长期库存压力较大
大连:短期供过于求矛盾有所缓解,中长期库存压力突出
3.企业城市选择建议
【摘要】
201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在“促销费、去库存”的总基调下显著回暖,供需两端宽松政策频出促进市场量价稳步回升。目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库存压力虽有所缓解,但仍然处在较高水平,不同城市之间库存差异较大,其中三四线城市库存消化时间最长,部分城市已经进入市场“高危区”。在此情况下,房地产企业将如何应对高库存的现状,下一步如何选择城市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为此,我们基于“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研究”,整理了百强房地产企业的城市布局现状,分析研究了不同区域内不同城市的商品房库存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提出企业城市选择和库存去化建议。
报告中,我们对全国重点城市市场数据进行了梳理,并针对七大区域中百强企业入驻数量较多、且库存较高的城市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大部分城市商品房库存量大,市场存在一定风险;住宅市场方面,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等少数城市长短期均无压力,市场前景较好;宁波、无锡、徐州、长春等城市短期库存尚在合理范围,但因前期土地供应量偏大,中长期去库存有压力,其中徐州、洛阳、大连等部分城市压力较为突出。另外,通过对城市分区的销售、库存情况分析,住宅市场整体较好的城市,各分区的表现也各异,有些区域风险依然很大;而市场整体表现较差的城市,仍有个别区域值得挖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企业提出如下建议:
城市选择方面,企业应聚焦城市,深耕发展,在城市选择上应“扬长避短”,重点关注有潜力的城市和区域,远离那些库存量大,消化时间长的城市和地区。同时,也应结合自身产品特点和未来发展规划,审慎进入地王频现、楼价飙高的热点城市。
库存去化方面,首先应根据自身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价格,加快去库存进程;其次,以消费需求为导向,深入挖掘客户需求,合理调整产品结构,打造适合当地居民需求的产品;同时,着重提升产品、服务品质,进一步改善居住体验,丰富社区服务产业链,探索构建新型社区。
【正文】
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城市布局现状
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