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东方心理治疗
第7章 东方心理治疗 东方心理咨询的特点 崇尚自然 重内观 强调哲学理念 重躯体体验 一、森田疗法 二、内观疗法 三、道家认知疗法 四、认知领悟疗法 一、森田疗法 概述 1921年左右,由日本医学专家森田正马所创。其基本思想源自大乘佛教与日本传统,尤其是禅宗思想。是以大乘佛教与禅为思想源头的东亚文化产物。是禅学思想与精神分析相结合的产物。 (一)森田正马生平 1874年(明治维新时期),出生于日本高知县。 求学不顺,因心律不齐休学两年,五年纪患伤寒而卧病两个月,5年的中学念了八年 1898年进人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院。 1903年,留校 1917年与中村古崃共同创设「日本精神医学会」 1920年整理出版神经质及神经衰弱的治疗法,森田治疗法正式诞生。翌年又出版了精神疗法讲义。 1930年成立了神经质研究会,算是森田治疗法集体研究的开端,同时发行新杂志神经质。 1932年接管地热海一家旅馆,改名为森田馆,兼为旅馆及精神治疗所用。 1937正式退休。 1938年4月12日,森田逝世,享年六十四岁。 (二)、神经症的起因 森田神经质产生的三大因素 疾病=人格特质(惧病倾向等)×机会(诱因)×病因(心理交互作用) 人格:精神内向、内省力强、求全、疑病、敏感 神经质的三种类型 普通神经质--即一般人所说的神经衰弱,又称心气症 发作性神经症--又称焦虑神经症,多以身体上的症状 强迫性神经症--以强迫观念为主症的神经症,因刻意去除某一涌现在意识中的特殊观念 (三)、森田疗法的治疗原理 人性观 人是变化流动的存在 现象即存在 ——色即是空 心理的对立与调和 心理现象亦只有在不断变动的过程中才能维持均衡,产生适应自我保存的方向 道德、伦理观 森田强调善恶是相对的,乃是心理流转中所表现的一种现象而已,必须容忍这些事实。因此,他认为根本无绝对的伦理观 生存的欲望 森田以「生命之欲望」与「死之恐怖」这一相对抗的概念,统摄人的生命实在所表现的森罗万象。人的一生就是生之欲望与死之恐怖相对相待的,经历种种变化而彼此消长的整个过程 神经质症的特征 ⑴ 患者具有克服病态恢复正常的强烈愿望。 ⑵ 患者对自己的病态有批评能力。 ⑶ 正常人能充分理解本症的发生机制,没有难于理解的心理变化。 ⑷ 本症在疑病素质的基础上,由某种体验诱发,通过精神交互作用、自我暗示、精神拮抗、思想矛盾等使之发展,形成心因性疾病。 ⑸ 症状带有主观的虚构性。 ⑹ 患者可能有非社会性的一面(社会适应性差),但没有明显的反社会性。 ⑺ 患者没有实质性的智能障碍或情感迟钝。 不问过去, 不看将来, 活在当下 (四)、森田疗法的治疗原则 ⒈ “顺应自然” 接受症状及与之相伴随的苦恼, 认识到抵制、反抗或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 不要把症状当作自己心身的异物,对其不加排斥和抵抗,带着症状学习和工作。 顺应自然并非单纯地忍耐,在症状存在的同时,做日常生活中应做的事,进行建设性的行动,随着良好的实践自然而然的使被动的一面得以改变。 顺应自然的涵义 认识情感活动的规律,接受不安等令人厌恶的情感 认识精神活动规律,接受自身可能出现的各种想法和观念 认清症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接受症状 认清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关系,接受事物的客观规律 ⒉ “为所当为” 顺应自然的态度并不是说对自己的一切活动都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要患者一方面对自己的症状和不良情绪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靠自己本来固有的上进心,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确切的说,为所当为应该是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的一部分 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一方面要对症状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另一方面要随着本来有的生的欲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在具体的治疗中则以对患者行动的指导帮助患者重建生活作为治疗的目的 实践行动可能产生的作用 ①把一直指向内心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防止对自己的过分洞察。 ②行动时由于把原来集中于自身的精神能量投向了外部世界,注意不再固着在症状上,这有助于打破精神交互作用,使之从症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而症状也会在不知不觉间被淡化甚至完全消失。 ③行动后必定有所收获,行动给患者带来了自信与成功的喜悦,同时让患者认识到一个人不必等到症状消除后才能行动。 ④通过生活方式的训练,逐步陶冶患者的性格 面对现实,陶冶性格 要摆脱痛苦,首先就得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的挑战,通过实际行动体会生活的意义,在实际行动中体会成功的自信。 面对现实,为所当为,势必将患者的精神能量引向外部世界。这是因为要做事,就要将注意由主观世界移向外部,就要注意所做的事情,这就减少了指向自己心身内部的精神能量。而与外部世界的实际接触又可有助于患者认识自身症状的主观虚构性。 (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5课 高祖本纪.ppt
- 第5课--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ppt
- 第5课-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上课用).ppt
-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人教版】(课件1).ppt
- 第5课《我的童年》ppt课件.ppt
-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人教新课标).ppt
- 第5课启迪自信.ppt
- 第5课面包发霉了.ppt
-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3.ppt
- 第5课_缤纷情感.ppt
- TSTIC 120083-2023 电化学储能电站电池系统数字化运维服务要求.pdf
- 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pdf
- TSTIC 120085-2023 船舶拖带服务规范.pdf
- 健身安全课件图片最新完整版本.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计划.docx
- TSTIC 120081-2023 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服务规范.pdf
- THEBQIA 304-2024 型钢智能检测设备设计规范.pdf
- 健身房消防培训课件最新完整版本.pptx
- 广东省深圳市红山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广东省深圳市建文外国语学校两学部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