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理血剂.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理血剂ppt课件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桂枝茯苓丸--方义分析 桂枝—温通血脉以行瘀滞 桃仁—活血祛瘀,助君以化瘀消癥 丹皮、芍药—既能活血散瘀, 又能凉血以清退瘀久所化之热 芍药并能缓急止痛 茯苓—渗湿祛痰,以助消癥; 健脾益胃,扶助正气。 白蜜为丸—取其缓和诸药破泄之力 桂枝茯苓丸--配伍特点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既用桂枝以温通血脉,又佐丹皮、芍药以凉血散瘀,寒温并用,则无耗伤阴血之弊。二为漏下之症,采用行血之法,体现通因通用之法,俾癥块得消,血行常道,则出血得止。 桂枝茯苓丸 辨证要点:少腹有癥块,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 使用注意:本方用于妊娠而有瘀血癥块者,用量宜轻,只能渐消缓散,不可峻攻猛破,若攻之过急,则易伤胎元。   功用: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瘀阻胞宫证。腹痛拒按,或漏下不止,血 色紫黑晦暗,或妊娠胎动不安等 鳖 甲 煎 丸 《金匮要略》 [组成]鳖甲90g,炙 乌扇烧 黄芩 鼠妇熬 干姜 大黄 桂枝 石韦去毛 厚朴 紫葳 阿胶各22.5g 柴胡 蜣螂熬 各45g 芍药 牡丹去心 庶 虫虫熬 ,各37g 蜂窠炙,30g 赤硝90g 桃仁 瞿麦各15g 人参 半夏 葶苈各7.5g [用法]上二十三味,取煅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现代用法:除硝石、鳖甲胶、阿胶外,20味烘干碎断,加黄酒600g拌匀,加盖封闭,隔水炖至酒尽药熟,干燥,与硝石等三味混合粉碎成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3g。每次服1-2丸,每日2-3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行气活血,祛湿化痰,软坚消癥。 [主治]疟母、癥瘕。疟疾日久不愈,胁下痞硬 (或硬)成块,结成疟母;以及癥瘕结于胁下,推之不移,腹中疼痛,肌肉消瘦,饮食减少,时有寒热,女子月经闭止等。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为治疟母、癥瘕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癥瘕结于胁下,推之不移,腹中疼痛,肌肉消瘦,饮食减少,时有寒热,女子月经闭止等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气滞甚者加枳壳、木香;寒湿甚者去黄芩、大黄,加附子、肉桂;湿热甚者去干姜、桂枝,加茵陈、栀子;腹水甚者加茯苓、车前、大腹皮、椒目等。 第二节 止血 止血剂,主治血液溢于脉外而出现的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尿血、崩漏等各种出血证。出血证病因有寒热虚实之不同,部位有上下内外之区别,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差异,因此,止血法应与温、清、消、补诸法结合使用,正确把握标本兼顾、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因于血热妄行者,治宜凉血止血,常用侧柏叶、小蓟、白茅根、槐花、地榆等药,配伍栀子、大黄、生地等清热降火之品,代表方如十灰散、咳血方、小蓟饮子、四生丸等;因于阳气虚弱不能固摄者,宜温阳益气摄血,常配伍炮姜、附子、艾叶、灶心土等药,代表方如黄土汤。慢性出血应着重治本,或标本兼顾;若突然大出血,则当以急则治标之法,着重止血;若气随血脱,则又急需大补元气,以挽救气脱危候为先。至于出血兼有瘀滞者,又应适当配伍活血祛瘀之品,或用三七、蒲黄等活血止血药为主组成方剂,以防血止留瘀。此外,上部出血忌用升提,可酌配牛膝、大黄之类以引血下行;下部出血忌用沉降,可辅以黑芥穗、黑升麻、黄芪之类以助升举。 十 灰 散 《十药神书》 主治:血热妄行的出血证 治法:凉血止血 方解: 大蓟、小蓟、荷叶、侧柏叶、茅根、茜根 ——凉血止血 棕榈皮——收涩止血 栀子——清热泻火;大黄——导热下行 丹皮——配大黄凉血祛瘀,使血止而不留瘀 十灰散 用法: 诸药烧炭存性,可加强收涩止血作用。另以藕汁或萝卜汁磨京墨调服,意在增强清热凉血止血之功。 配伍特点: 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 寄祛瘀于凉血止血之内    十灰散 十灰散 辨证要点 本方主治血分有热,迫血妄行之出血证。对于来势急暴之上部出血,可作应急之用。以上部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 若气火上逆,血热较盛者,可以本方改作汤剂使用,此时当以大黄、栀子为主药,亦可加牛膝、代赭石等镇降之品,以引血热下行。 使用注意 本方运用大队凉血止血药,对于虚寒性出血者忌用。 咳 血 方 《 丹溪心法》 咳血方 咳血 主因 次因 木火刑金→火不降则肺不宁 痰阻于肺→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