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颂大霹雳的重力波
傳頌大霹靂的重力波
科學家正專注於設置儀器,來捕捉從未現身的重力波訊號,以窺探無法直接觀測
的黑洞內部與時間起點的樣貌。
撰文/安德森(Ross D. Andersen )
翻譯/李沃龍
假設你想一窺時間的起點,也就是宇宙誕生的那一刻,你可能會打造一架完美的
望遠鏡,威力強大到足以看見可觀測宇宙的盡頭。你會遠離遮掩星光的文明,開
始勘查乾燥無比的山巔,在靠近山頂的高處鏟整出一塊平坦的地基,在上面建造
起具備最先進科技的天文台。天文台裡將裝設一面巨型鏡子,大小遠比太空中任
何望遠鏡的口徑還大,並配置一系列精密的偵測器。然後,你會耗費數十億美元
與數年的時間,來確保沒有遺漏任何一顆光子。但你究竟能看到什麼?以一個適
宜觀測的夜晚為例,月亮隱匿於地平線之下,幽暗卻開闊的蒼穹覆蓋於頭頂上,
紫黑色的展示櫃裡會閃耀著什麼樣的珠寶?
確實有許多值得一看的景色:在相對於固定旋轉的星座前面,你可看到寥寥無幾
的漂泊行星;在它們後頭佈滿微弱白斑的背景上,鄰近的群星閃爍;某些位於數
億光年外的星系,在天空中較幽暗的角落裡微微發光。如果把你的完美望遠鏡指
向正確的位置,它將揭露仍在膨脹且更深邃的宇宙,帶你追溯最古老的第一代恆
星──混著些許氦氣的巨大氫氣球體,熾熱的表面照亮了年輕的宇宙。
但光有其極限,無法呈現完整的宇宙。你可以在每個晚上都澈夜使用望遠鏡觀測,
卻永遠無法瞧見黑洞的中心,或回溯太古之初。大霹靂之後的數十萬年間,新生
宇宙裡的光子就像墜入爛泥中的螢火蟲般,被困在密不透光的厚實粒子原湯裡。
直到大霹靂後38 萬年,宇宙才冷卻到某種清澈透明的狀態,形成一個可看見初
生閃光的空腔。我們將此閃光稱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omsic microwave
background, CMB ),它是現代宇宙學的重要課題,也是一堵時間之牆,在它的背
後是無盡的漆黑。
幾個世紀以來,這種小心蒐集古早光線的方式,一直主導著對宇宙的觀測,也是
宇宙學最雄心壯志的實驗是否得以成功的關鍵。但無論我們的望遠鏡變得如何巨
大且靈敏,光仍然無法照亮太古之初。要想一窺CMB 之前,回到宇宙誕生之時,
宇宙學家必須借助於將自身回音散佈於整個空間的重力,我們稱此回音為「重力
波」(gravitational wave )。我們需要與望遠鏡截然不同的新儀器,才能偵測到
這些回音。
宇宙交響樂
在數十年前,我們開始建造可觀測重力波的儀器,但目前已證實是徒勞無功。直
到寫作此文為止,造價5 億7000 萬美元的雷射干涉儀重力波觀測站(Laser
Interferometry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tory, LIGO )就是這類嘗試的最佳代表(參
見2002 年6 月號〈時空漣漪〉)。它由三台儀器組成,其中兩台位在美國華盛頓
州,另一台則在路易斯安那州。每一台儀器都是罕見的工程傑作,這些雷射測量
儀能夠偵測到一個原子寬度的振動。LIGO 藉由射向兩支垂直臂的雷射,測量它
們之間的長度差──這項技術稱為雷射干涉術(參見43 頁下方〈雷射干涉儀〉)。
倘若有一道夠大的重力波經過,將會來回拉扯兩臂,因而改變它們之間的相對長
度。基本上,LIGO 是一座天體聽筒,一座用來傾聽隱形宇宙所奏出微弱交響樂
的巨型擴音器。
如同許多奇異的物理現象般,重力波源自於理論的概念,是方程式的產物,而非
感官經驗所致。愛因斯坦是第一位意識到廣義相對論預測有重力波存在的人,他
理解到某些超大質量的物體在高速運動時,會猛烈拉扯空間結構,進而發送出橫
貫自身的微弱波浪。
有多微弱?愛因斯坦認為重力波太過微弱,以至於永遠無法觀測到。但是在1974
年,侯斯(Russell Hulse )與泰勒(Joseph Taylor )這兩位天文學家藉由精巧的實
驗,仔細研究一種稱為波霎雙星的天體,推論出重力波確實存在。波霎是恆星爆
炸留下的內核,會快速自轉、閃閃發亮。它們十分規律地轉動並發射閃光,這種
可用來做為宇宙時鐘的特質,使它們備受天文學家喜愛。在波霎雙星系統裡,其
中一顆波霎與另一個天體(在這個案例中,那是顆超緻密的中子星)彼此互相繞
行。侯斯與泰勒領悟到若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正確無誤,則互繞的兩個天體會產生
重力波,因而將軌道能量排出系統外,使它們的軌道縮小、互繞速率變快。這兩
位天文學家畫出該波霎的可能路徑,然後經年累月地觀察它,看看數據中是否能
呈現出軌道縮小的跡證。結果不但出現軌道縮小的現象,且完美符合侯斯與泰勒
的預測,清晰明確的圖形完全證明了愛因斯坦的理論,讓他們兩位榮獲19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