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3.《秦兵马俑》 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 姓嬴,名政。汉族,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所以又叫赵政。13岁即王位,22岁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39岁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历史大业,称帝。前246年,秦王赢政即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等掌管。前238年(秦王政九年),秦王政亲理朝政,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秦王嬴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给自己起名“皇帝”。一生中有功也有过,与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 1974~l977年在秦始皇陵东l千米处,发掘出作为秦始皇陵陪葬墓坑之一的兵马俑坑。-号坑在南,东西长2l6米,宽62米,面积l3260平方米。二号坑东西长124米,宽98米,面积为6000平方米。三号坑面积520平方米。已发掘部分,共出土武士佣800件,木质战车l8辆,陶马l00多匹。按兵马俑现有排列形式 推算,这三个坑的武士佣可能有7000件,战车l00辆, 战马l00匹。由模拟的军阵,可以想见二干多年前横扫六国,统一全国,所向披靡的秦国军队的威武强大。陶佣身材高大,一般在1.8米左右,形态各异,表情逼真。体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技艺水平。 二号兵马俑坑于1994年3月1日开始正式发掘。全坑划分20×20米的24个探方。每个探方又以十字隔梁分成4个大小相等的小方。二号俑坑上部覆盖的表土已被清除,棚木遗迹已揭示出来。图中所示是二号俑坑发掘现场的局部情况。 兵马俑的脸形、头形、发型 战车 战国时代的马和战车是军队作战水平最主要的衡量标准。战车的出现标志着军事上的一次革命性进步。一号俑坑的木制战车携带3个战车俑,由4匹与真实大小相仿的马俑拉着。秦俑坑的车均为双轮单辕。辕端有衡,衡上缚有两轭。车前驾有4匹马,中间的两匹马为服马,两侧的马为骖马。服马的颈上各驾一轭,轭上连接着一条绳。两匹骖马的颈上无轭,各有一条单。骖马通过单协助服马拉车。 马俑的尾巴是分开烧制的,之后再简单地接到马身上。许多马尾后来脱落了。这使人注意到不和谐的臀部和脱落的马尾。更仔细地观察会发现马车俑上的马尾形状跟构成北斗七星的犁柄的星座形状很相似,这个星形也被称做北斗七星。马俑尾巴的形状似乎使人联想到天空中的人马座。 马车有150厘米宽,120厘米长。一号坑中战车数量(6)和战马数量(24)的简单设置又一次产生144(6×24),这正是古文明中经常提到的神秘数字。 每个马车轮圈由6块硬木制成,而每个轮有30根辐条(6×30=180)。二者加在一起,马车轮包含了数字(2×180)360,正好是太阳辐射的角度。 * 苏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下册 第四组 学习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 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一号兵马俑坑军阵(东北一西南) 这是一号兵马俑坑军阵局部陶俑、陶马的排列情况。前面三列南北向横队是军阵的前锋,后部是军阵的主体。前锋为轻装步兵俑,主体部分有战车和步兵。每乘战车的前后都配置有一定数量的步兵。它是古代鱼丽阵法中的一种编组方法。古代战车与步兵的编列,在地势平坦的地区是战车在前,步兵在后,步兵辅助战车作战。在地势崎岖等不利的情况下,则把步兵配于战车的前后或左右,实行夹辕而战 。 三号兵马俑坑中部,出土木质战车一乘,车已朽,仅存残迹。车前驾有四匹陶马,车后有陶俑4件。前排的一件为军吏俑,后排的中间一件为御手俑,御手两侧的俑为车士。古代一乘车上有乘员三人,此为四人,颇为罕见,三号兵马俑坑陶马 此组陶马位于三号俑坑中部,是车马。马身长2.1米,通首高1.72米。中间的两匹是挽车的服马,两侧为骖马。马的造型准确,比例合度。膘肥臀圆,四肢劲健。中间的两匹服马举颈昂首作嘶鸣状,两匹骖马的颈部微向外侧扭转,异常神骏。 考古学家开始对兵马俑进行研究,发现这8000余士兵的脸形,加上他们的头形和发型,恰好与10个汉字的形状相一致。这些汉字分别是:“日、甲、由、申、用、自、目、风、田和国”。但考古学家们从字符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