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青石与天河石
天青石与天河石
——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有感
8日上午,在学校的组织下,地空学院13级本科生来到中国地质博物馆参观。此行期间,我们看到了许多色彩多样、形态各异的矿物。在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的同时,更是激发了我们对研究矿物的兴趣。我就以自己印象最深的两种矿物为例,来谈谈我的感受。
这两种矿物是天青石和天河石,从名称上看,它们似乎很相似。如果你见过它们的模样,会发现其实外形差距还是挺大的。参观结束后,经过进一步查阅资料,我对这两种矿物又有了更多的了解。
天青石,化学组成为硫酸锶,即SrSO4。属于斜方晶系的硫酸盐矿物。最近两次见到天青石分别是在学校教室和地质博物馆,但这两次的矿物外形差别太大,让我产生诸多疑惑。图为这两次本人所见到的天青石。
资料显示,天青石的外形特征是多样的。天青石属斜方晶系,单个晶体常呈板状或柱状,集合体呈粒状、纤维状、结核状等。所以这两幅图中的天青石分别为纤维状和结核状。另外杂质的存在也对外观有影响,纯净的天青石晶体呈浅蓝色或天蓝色,故称天青石,有时为无色透明,当有杂质混入时呈黑色。
如果说天青石只是对感官的冲击,天河石就是让我感受矿物之美的石头。
天河石,一种绿色的微斜长石,产生在火山岩中。它属于长石矿物中的一种,为含钾铝硅酸盐。天河石是微斜长石的亮绿到亮蓝绿的变种,蓝色和蓝绿色,半透明至微透明,与翡翠相似。天河石有明显的特征,它具有格子色斑的绿色和白色,且闪光。这是由于它独特唯一的双晶结构引起的,这是与翡翠的根本区别。可用做戒面或雕刻品。颜色为纯正的蓝色、翠绿色,质地明亮,透明度好,解理少的为优质品。翠绿色的天河石可作为翡翠的代用品。
于是天河石便把我的目光引向宝石,可我在想,虽然天青石确实颜色挺好看,但与宝石还是有差距的。但资料再一次否定了我的惯性思维。
天河石的主要用途就是宝石,而且加工后的天河石确实非常漂亮。颜色清凉似水,或许因此被叫做“天河”。作为宝石的天河石被赋予了诸多寓意。它被看作蕴含信心、幸运、勇气的宝石,也算是一种被人寄托了美好愿望的石头。
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小插曲。我发现不少媒体和读物将青金石的特色组成矿物描述为“天青石”(celestite)或者“天蓝石”(lazulite)——这种现象害人匪浅。
的确,天青石和天蓝石这两种矿物都具有与青金石一样特征的蓝色或者碧蓝色,但它们都不可能是青金的特色矿物组成。因为现代宝石矿物学研究表明:天青石是硫酸锶矿物,为浅蓝色或天蓝色,玻璃光泽,解理面具有珍珠状晕影,条痕白色,性脆,摩氏硬度为3.0~3.5,密度为3.97~4.0。而天蓝石为含水磷酸盐矿物,蓝色,玻璃光泽,不透明或半透明,少数为透明,多呈块状或粒状晶体产出,透明的可用作宝石材料,摩氏硬度为5.5~6.0,密度为3.0~3.1。因此,无论是天青石或者天蓝石,它们都不是青金石,将青金石的特色组成矿物描述为“天青石”或“天蓝石”是一种望文生义、因色设石式的误解。究其原因,笔者估计是有人先将青金石矿物的英文名lazurite误读为lazulite(天蓝石),后又有人将已经误读了的“天蓝石”再次误读为“天青石”。
由于这个误解,很多人认为江苏溧水的天青石矿是个出产宝石的矿。甚至给青金石起了个“宝石级天青石”的名字,在文章中赫然写着“宝石级天青石”的组成为硫酸锶,把两者彻底混为一谈。其实不光天青石和青金石,在其他学术领域也存在很多这种概念混乱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保持清醒,保持怀疑的态度。然后从各个方面收集资料,独立思考,得出最有根据的答案。
这便是本人这次参观的一些感想。总而言之,这次活动让我们见识了奇妙的矿物世界,激发了我们对研究矿物的兴趣,甚至还间接的让我明白了一些学术研究的原则。地质学的课堂就应该是这样的地方,能让我们面对一块块真实的石头来学习。现在更加期待野外实习了,去到大自然中学习知识确实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