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规范.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给水管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规范

给水管施工安装验收规范 5.1 一般规定 5.1.1 管道在安装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 施工图纸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且已进行图纸技术交底,满足施工要求。 2. 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材料机具供应等能保证正常施工。 3. 施工人员应经过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安装的技术培训。 5.1.2 提供的管材和管件应符合设计规定,并附有产品说明书和质量合格证书。 5.1.3 不得使用有损坏迹象的材料。如发现管道质量有异常,应在使用前进行技术鉴定和复检。 5.1.4 直埋或嵌墙或直埋建筑面层的暗管,对安装过程中暂时不施工的管道敞口处,应及时采取措施将其封堵,以免管道堵塞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5.1.5 冷、热水管道是两种管材系列S(或压力等级)不同的管材,因此施工中先要复核管道的使用场合、管道的管材系列S(或压力等级),以免在施工中混淆。 5.2 贮运 5.2.1 5.2.2 管材和管件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库房或简易棚内,不得露天存放,防止阳光直射,注意防火安全,距离热源不得小于1米 5.2.3 管材应水平堆放在平整的地上,应避免弯曲管材,堆置高度不得超过1.5 5.3 管道敷设安装 5.3.1 管道嵌墙暗敷时,宜配合土建预留凹槽,其尺寸无规定时,嵌墙暗管墙槽尺寸的深度为De+20mm,宽度为De+40—60mm。凹槽表面必须平整,不得有尖角等突出物,以防止管道表面膨胀时划伤。管道试压合格后,墙槽用M7.5 5.3.2 5.3.3 管道安装时,不得有轴向扭曲,穿墙或穿楼板时,不宜强制校正。给水聚丙烯管与其它金属管道平行敷设时应有一定的保护距离,净距离不宜小于100 5.3.4 5.3.5 管道穿越楼板时,应设置钢套管,套管高出地面50 5.3.6 热水管穿墙壁时,应配合土建设置钢套管,以便热水管能自由伸缩。冷水管穿墙时,可预留孔洞,洞口尺寸较外径大50 5.3.7 直埋在地坪面层以及墙体内的管道,必须在墙体封堵前做好试压和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以确保工程安装质量。试压要求按5.6节执行。 5.3.8 建筑物埋地引入管和室内埋地和敷设要求如下: 1.室内地坪±0.00以下管道敷设宜分两段进行。先进行地坪±0.00以下至基础墙外壁段的敷设;待土建施工结束后,再进行户外连接管的敷设。 2.室内地坪以下管道铺设应在土建工程回填土夯实以后,重新开挖进行。严禁在回填之前或未经夯实的土层中铺设。铺设管道的沟底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体。土壤的颗粒径不宜大于12mm,必要时可铺100mm 4.埋地管道回填时,管周回填土不得夹杂尖硬物直接与管壁接触。应先用砂土或颗粒径不大于12mm的土壤回填至管顶上侧300mm处,经夯实后方可回填原土。室内埋地管道的埋置深度不宜小于300 5.管道出地坪处应设置防护管,其高度应高出地坪100mm。 6.管道在穿基础墙时,应设置金属套管。套管与基础墙预留孔上方的净空高度,若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小于100mm。 7.管道在穿越街坊道路,覆土厚度小于700mm时,应采用严格的保护措施。 5.4 管道连接 5.4.1 同种材质的给水聚丙烯管与管配件之间,应采用热熔连接,安装应使用专用热熔工具。强调暗敷墙体,地坪面层内的管道必须采用热熔连接,不得采用丝扣或法兰连接。 5.4.2 给水聚丙烯管与金属管件连接,应采用带金属嵌件的聚丙烯管件作为过渡,该管件与塑料管采用热熔连接,与金属管件或卫生洁具五金配件采用丝扣连接。另外连接阀门、龙头与金属配件连接时,弯头、三通处要带有固定支座,牢固地固定在墙上。 5.4.3 热熔连接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1.热熔工具接通电源,到达工作温度指示灯亮后方能开始操作。 切割管材,必须使端面垂直于管轴线。管材切割一般使用管子剪或管道切割机,必要时可使用锋利的钢锯,但切割后管材断面应去除毛边和毛刺。 3.管材与管件连接端面必须清洁、干燥、无油污。 4.用卡尺和合适的笔在管端测量并标绘出热熔深度,热熔深度应符合表5.4.3。 表5.4.3 热熔连接技术要求 公称外径(mm) 热熔深度(mm) 加热时间(S) 加工时间(S) 冷却时间(min) 20 14 5 4 3 25 16 7 4 3 32 20 8 4 4 40 21 12 6 4 50 22.5 18 6 5 63 24 24 6 6 75 26 30 10 8 90 32 40 10 8 110 38.5 50 15 10 注:若环境温度小于5℃,加热时间应延长50%。 5.熔接弯头或三通时,按设计图纸要求,应注意其方向,在管件和管材的直线方向上,用辅助标志标出其位置。 6.连接时,无旋转地把管端导入相应规格的加热套内,插入到所标志的深度,同时无旋转地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达到规定标志处。加热时间须满足表5.4.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