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板块 古代诗词鉴赏(教师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板块 古代诗词鉴赏(教师版)

第二板块 古代诗歌鉴赏 枞阳三中 备课人:沈先进 汪玉芹 五大考查类型 一、检测形象 二、检测内容和情感 三、检测表达技巧 四、检测语言 五、对比鉴赏式 一、检测形象 ①分析事物形象类;②分析景物描写类;③意境类。 (2008·广东卷)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考试说明》p80~81) 木芙蓉 【宋】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试一试 答:①《木芙蓉》:一种逍傲然独立、挑战困难而不受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的形象 【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青门引 张 先 乍暖还轻冷,风雨晚来方定。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楼头画角风吹醒,入夜重门静。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 这首词描写了哪些意象?渲染了怎样的氛围? 答:(1)描写了风雨、庭轩、残花、楼头画角、重门、明月、秋千影等意象,渲染了凄冷、孤寂、伤 感的氛围。 (2)这首词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全词通过风雨、庭轩、残花、秋千影等清冷意象,表达了词人孤寂和忧苦 的心情。(答衬托、拟人也可) 方法 分析人物形象类 命题方式:(1)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请分析抒情主人公当时的心情?(《金版教程》p46页) ??? 答题步骤: (1)诗歌(2)的基本特征(3)。 (1)这首诗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 答题步骤: 描绘诗歌中的物象。 结合语句具体分析物象的基本特征。 归纳物象所寄托的作者(或抒发自己的情怀,或借物自况)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分析景物描写类 ???? 命题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描写的方式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题套路:①这首诗描绘了一幅( )的画面,营造了一种( )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心情,心境)。 ②通过( )等意象(景物描写),构造了一幅( )的画面,抒发了诗人( )的思想感情。 试一试 绝 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试一试 1.(2009·福建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行 【宋】严羽 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行宿,厌听棹歌①声。 【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 ⑵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颔联。4分 答:颔联妙在。诗中描写了、、、的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 (2007·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2)此词以“送人”为题, 下片写出了哪两层新意? 答:①不应把离别(相聚)视为人间唯一悲痛(欢乐)的事。②人世间的风波远比路途风波险恶得多。 方法 检测层次内容 一般提问:这首诗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答题步骤: 1、指出具体是几个层次。2、分别解析层次内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