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的民间歌曲.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羌族的民间歌曲

羌族的民间歌曲 2013-01-22 16:18 | 来源:《羌族音乐文献索引》? | 作者:宋显彪? 点击:109次 共有?0条评论免责声明 打印|字号: 羌族的民间歌曲种类繁多,主要有多声部民歌、山歌、劳动歌、风俗歌、叙事歌、巫师歌等。 ? 羌族多声部   羌族的民间歌曲种类繁多,主要有多声部民歌、山歌、劳动歌、风俗歌、叙事歌、巫师歌等。 一、多声部民歌   又称古声部民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我国民族音乐史上最古老的一种唱腔。歌唱时,先由一天起调,随之有人和音、补音。羌族的多声部民歌主要分布在松潘县的小姓羌族乡,黑水及茂县不部分地区。1986年,中央音乐学院樊祖萌教授一行专程到松潘县小姓羌族乡大耳边寨考察,确认了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存在。 二、山歌   羌语称“拉那”或“拉索”,多在劳动场合或山间田野中唱,节拍比较自由,多由两个乐句或4个乐句组成,有的带有曲头或曲尾衬句,从而形成3乐句或5乐句,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传统歌词中苦歌很多,反映了旧社会羌族人民的苦难生活。 三、劳动歌   劳动歌是生产劳动中激发和鼓舞劳动者生产热情的歌曲,有犁地歌、收割歌、蓐草歌、撕玉米皮歌、打场歌、搂柴歌、打房背歌等。有的节拍自由,近似山歌;有的节拍规整,接近歌舞曲。劳动歌有独唱、齐唱和词曲相同的重句对唱等形式,数量最多的撕玉米皮歌,有的节奏明快,衔接紧凑,气氛热烈;有的节奏舒缓,曲调悠扬。 四、风俗歌   用于传统风俗仪式活动的民歌,包括婚嫁歌、酒歌、情歌、以及耍山调。婚嫁歌包括嫁歌、喜庆歌,演唱形式多为两人对唱及重句对唱,也有齐唱和集体重句对唱。嫁歌又称姐妹歌,姑娘出嫁前夕,由陪伴新娘的妇女们和新娘唱;喜庆歌则是新郎家为庆祝喜事而唱的歌曲,内容有赞颂新娘的美貌和服饰以及祝贺之辞等。酒歌是婚丧节日宴客时唱的歌,一般由4-6歌乐句为一首,节奏徐缓,曲调悠扬,风格古朴,唱词多为段体,内容有客主间互相祝贺、应酬之辞,也有的叙述家史或赞颂古代英雄人物。情歌,羌语称为“柔西”,是反映男女爱情生活的民间歌谣,有羌、汉两种语言的演唱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有试探歌、赞美歌、求爱歌、定情歌、热念歌、思念歌、盟誓歌、失恋歌等种类,反映了羌族男女青年从恋爱到结合的全过程,有的是羌族青年宣泄内心苦闷和对自由婚恋向往的情绪,有的则是青年男女在山野或田间劳动中轻松愉快表达爱慕之情。耍山调是一种体裁自由的抒情歌曲,按羌族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初五,青年男女上山游玩,俗称耍寨子,耍山调是在这种场合所唱的歌曲。 四、叙事歌   叙事歌是羌族群众在火塘或集体活动场合演唱的民歌,内容主要讲诉本民族英雄人物事迹、追忆历史、颂扬劳动、赞美自然等,多采用齐唱的方式,节奏自由,速度徐缓,主要流行于茂县沙坝区。 五、巫师歌   巫师歌是巫师在请神送鬼时唱的歌,其中保存着一些古老的民间故事传说,如《泽祺格布》、《木姐珠》等,说唱相间,并有敲击羊皮鼓的间奏。 责任编辑:白石莲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