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东牧民.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东牧民

藏东牧民 ——人类学田野考察笔记 (Trip to Nomad Areas of Eastern Tibet—Travels of Anthropological Fieldwork) L. Gelek 1,走向色达草原 从成都向西,翻过著名的二郎山,经过溜溜的康定镇到色达(Serthar)草原,有近一千多公 里。驱车沿着川藏公路往西到炉霍(Grag_go)县城以后,突然向北离开了川藏公路。到了色尔 坝(Ser_Ba)小镇往西四、五十公里,汽车沿着一条狭谷不断前进,公路两边的峭壁高耸入云 ,抬头只见一线天,弯弯曲曲地往前延伸,犹如一条哈达。这条公路是硬将岩石敲开修筑而成 的,汽车的喇叭声可在山谷中引起一阵长长的回响。山顶上、山腰上是茂密的森林,过去常常 能看见獐子、猴子等动物。1969年我第一次来这里,确实看到一群群猴子在山脚下玩耍。这里 是进入色达的唯一孔道,即使在今天看来也还是异常险峻。虽然色达草原本身辽阔而平坦,但 它的四周却是山峦起伏,沟壑连绵。草原的西北、东南地区由色曲(Ser-chu)河和色拉(Ser- La) 山连成一线,将色达与青海、四川的阿坝(Nga-Ba)藏区分割开来;西南面又有达曲(Da- Chu )河和打多山连成一线,将色达与甘孜、炉霍两县相隔。只有这条沿色曲河蜿蜒而伸的狭 长孔道可出入色达。 驱车经过这条孔道十多公里以后渐渐看不到森林。山坡上,偶尔有一棵青松在矮矮的杂木 丛中傲然挺立,眼前慢慢展现出平坦的草原。路旁大部分山由于长期受到大自然的侵蚀和风化 ,形成一个个坡度平缓、顶部浑圆的草山,远看似山,近看成川,既易攀登,又宜放牧,是一 个美丽而富饶的好地方。 1969年,我从西南民族学院毕业,第一次来色达可是经历了一番艰难险阻。那时正值文化 大革命武斗期间,交通极为不便,而我又急于赶到工作单位。在姐姐找来的一个甘孜(Ganzi )家乡人的陪同下,我来到了炉霍县。从这里到色达还有一百七八十公里。我们在炉霍等了好 几天也等不到一辆到色达的车。据说从康定到色达一个星期只有一斑客车,走两天,但这也经 常脱班。因此唯一的希望是达便车。我俩在炉霍县郊区瞎逛,看见一辆卡车停在菜地里,车门 上印有“翁达林业局”几个字。同伴说:翁达是色达的一个乡,到了那儿离我们的目的地就很 近了。于是我们上前询问能否搭上顺路车。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买什么都要票,布票非常紧 缺,我们正好带着许多布票。司机收了布票,指着堆满卷芯白菜的车厢说:“你们看,那上面 还能坐人吗?”我们一看,白菜已堆得冒尖,没有一个安稳的坐处,这样去走山路,确实很危 险。但我们实在不愿意再等了,于是冒险上了车。 汽车从炉霍离开川藏公路向北前进,沿着一条山沟行驶不过二十公里,就开始爬山。坡陡 路弯,汽车像一个老年人喘气般发出吼声,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左晃右荡,似乎随时都有可 能滑下车去。情急之中,我们只好用脚将一些白菜踢下车去,弄出一小片凹地,让自己坐稳一 点。经过约七十公里的艰难行程,我们终于到了一个叫色尔坝(Ser- ba )地方。色尔坝即色尔娃,在藏语中为挖金人的意思。据文献记载,这里确实出产沙金。民 国时期还开采过。这里离色达县城大概还有八十公里,海拔只有三千多米,气候温和,森林资 源极为丰富,所以有一个国营林业局。一片片树林像剃头似的砍下来,扔进色曲河中,再沿大 渡河运出去 这里是半农半牧地区。最早并不属色达县,而是川康边区十八土司之一、阿坝州著名的土 司绰斯甲管辖的一部分。大概是1961年才划入色达县。过去这一带显然械斗频繁。村落全都在 山顶上,有的离公路、河边二三十公里,居民取水往往要走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的山路,非常 辛苦。村民的住房一般四方型,第一层都很高,大部分没有窗,有窗也很小,跟枪眼一样;第 二三层则面积大,突出来,有头重脚轻的感觉。青稞、豌豆收割后,都从屋顶上晒下来。这样 的结构自然有利于战斗时易守难攻。但以今天的眼光看来,这样的房子住着既不舒服也不方便 。 我们又在色尔坝等车呆了好几天,才有一星期来一次的邮车经过。我好不容易跟司机说好 搭邮车去色达,不料临上车了,司机一看我的同伴穿着藏装,腰间还挂有一尺多长的藏刀,就 死活不肯搭我们了,任我怎样解释也无济于事。在那混乱不堪的文化大革命武斗期间,也不难 理解司机的态度。我只能埋怨同伴,并叫他立即换上我的汉装。 又等了一天,我俩拦住一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