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品质管理教程5
授 課 目 錄
品質管理概說
統計學概論
機率概論及機率分配
統計製程管制與管制圖
計量值管制圖
計數值管制圖
製程能力分析
允收抽樣的基本方法
計數值抽樣計畫
計量值抽樣計畫
量具之再現度與再生度
品質管理之新七大手法
應用管制圖需要考慮以下問題
(1) 管制圖用在何處
原則上,對於任何製(過)程,凡須要對品質進行管制的場合都可以應用管制圖。但要求所確定的管制對象其品質指標應能定量,如此才能用計量值管制圖。倘只是定性的描述而不能定量描述,則用計數值管制圖。另外,所管制的製(過)程須具有重複性,即具有統計規律。
(2) 如何選擇管制對象
在使用管制圖時應選擇能代表製(過)程的主要品質指標作為管制。一個製(過)程往往具有各式各樣的特性,需要選擇能真正代表製(過)程情況的指標。多個指標之間具相關性時須選擇所有這些指標進行多元管制。
(3) 如何選擇管制圖
根據所有管制品質指標的數據性質來進行選擇,數據為連續值則選用計量值(Variables)管制圖,如:
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R)
平均值與標準差管制圖(-s)
個別值與移動全距管制圖(X- Rm)
中位數與全距管制圖(-R)
最大值-最小值管制圖(L-S)
如數據為離散(間斷)的則選用計數值管制圖,下章說明。
(4) 如何分析管制圖
在管制圖中點子未出界,且點排列亦是隨機的,則製(過)程處於穩定狀態;倘管制圖點子出界或界內排列不隨機,則製(過)程處於非穩定狀態。
(5) 對於點子出界或違反其他準則的處理
倘管制圖點子出界或界內排列不隨機,應執行『20字箴言』。
(6) 管制圖的重新制定
管制圖是根據穩態下的條件(5M1E)來制定,如上述條件發生變化,此時,管制圖也須重新進行制定。管制圖是科學管理製(過)程的重要依據,所以經過相當時間的使用後應重新取樣數據,進行計算,加以檢驗。
(7) 管制圖的保管問題
管制圖的計算以及日常的記錄都應作為技術資料加以妥善保存。這對爾後在產品設計與規格制定均十分有用。
(8)中央極限定理
19世紀法國學數家Pierre Simon de Laplace(1749-1827)所提出。他是從觀察到『量測誤差有常態分配的趨向』而得到此定理。『樣本平均數大都趨近於常態分配』。
中央極限定理的精神:從『任何以期望值(,變異數(2的母體中』,隨機抽出n個樣本{x1, x2,…,xn}且x =x1+x2+…+xn,則樣本平均值將會趨近於標準常態分配。
平均值與全距管制圖(-R)是計量最常用、最重要的管制圖。其適用範圍廣,靈敏度高。
適用範圍:對於圖,若 X 服從常態分配,則很容易證明亦服從常態分配;如若 X 非常態分配,則依中央極限定理,可證明服從常態分配。如此才使得圖得以廣為應用。另只要 X 不是非常不對稱,則 R 的分布無大的變化,故適用範圍應。
靈敏度高:對於圖,由於偶因的存在,一個樣本組的各個 X 數值均不同,如加以平均則偶因會抵消一部分,故其標準差減小,從而管制圖的間隔將會縮小。但對一般異因所產生的變異往往同一方向的,故求平均值的操作對其無影響,因此,當異常時,異常點子出界就更加容易判異,此即靈敏度高也。至於 R 圖,則無此優點。
-R管制圖的管制線
圖的管制線
設製(過)程正常,X~N((, (2),則容易證明~N((, (2/n),其中 n 為樣本大小。若(,( 已知,則圖的管制線為
若(,( 未知,則須對其進行估計,即
組別 觀 測 值 樣本均值 樣本全距 i Xi1 Xi2 Xi3 Xi4 Xi5 Ri i =1,…,k 為了求出估計值,需要收集數據如上表,其可求得總平均與全距平均為
; ; (=Ximax- Ximin)
由數理統計可以證明 ,
上式中,d2 為常數與樣本大小 n 有關,故得到若(,( 未知,圖的管制線為:
n 2 3 4 5 6 7 8 A2 1.880 1.023 0.729 0.577 0.483 0.419 0.373
R圖的管制線由 3( 方式,若(R,(RUCLR = (R+ 3(R
CLR = (R
LCLR = (R- 3(R
若(R,(R UCLR = (R+ 3(R
CLR = (R =
LCLR = (R- 3(R
由數理統計可以證明 ,
重新整理,將上式代入原式
UCLR =
CLR =
LCLR =
n 2 3 4 5 6 7 8 D3 0 0 0 0 0 0.076 0.136 D4 3.267 2.574 2.282 2.114 2.004 1.924 1.864 註:表中的0表示LCL為負,不存在。
※在上述-R管制圖中,我們應先作哪個管制圖?
是先作 R 圖,待 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译林版5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机械制造技术(第4版)第14章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ppt VIP
- 电磁振动排种器振动系统参数的确定.pdf VIP
- 《中国金融发展史》课件.ppt VIP
- HTN78A3_Datasheet_V0.1佰泰盛世科技.pdf VIP
- 一种排种器振动试验台.pdf VIP
-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ppt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全册】.pptx VIP
- 2025-2030原料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docx
- 机械制造技术第4版李华.电子教案42962第13章节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幻灯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