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博物院藏天珠赏析.doc
四川博物院藏天珠赏析
四川是我国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多达55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省内汉族之外的民族总人数达490.8万人,其中,藏族149.7万人,是彝族之外四川第二大少数民族。四川也是除西藏外,国内最大的藏族聚居区,藏族多居住在甘孜、阿坝州和凉山州的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冕宁、盐源、宝兴、石棉、平武等县。
四川博物院藏有大量民族文物,是院藏文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博物馆界也较突出,民族文物馆设有国内博物馆较少的民族文物专题展,对民族文物的收藏研究以及文化知识普及起到一定的作用。展品中有三串藏族传统珠饰品――天珠,展出以来备受关注。
在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等藏族聚居地区,经常能见到天珠被藏民作为饰物佩戴。四川博物院所藏三串天珠,来自省内甘孜州、阿坝州藏族聚居地区。1959年,北京民族文化官举办“建国十周年民族工作成就展览”,四川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下称四川省民委)为征集本省参加成就展的展品,组织工作人员到民族聚居地区征集。这三串天珠就是当时的征集品,由四川省民委于1960年拨交,1976年正式入藏四川省博物馆。
依据征集、入藏时间,博物院将这三串天珠的年代定为现代,并不代表这三串天珠的制作时代。这三串天珠的年代界定困难,但却是国内公开展出的数量最多的博物馆馆藏天珠。这里仅就天珠本身所传达的信息,结合科学考古发掘出土以及其他博物馆收藏的天珠,略作介绍和探讨。
馆藏天珠的类型与品种
1.馆藏甲串天珠(图一)。此串珠饰长84厘米,重230克,由3颗红珊瑚、23颗橄榄形、球形天珠以线穿成封闭的一串,天珠呈黑棕色、浅棕色,上面以蚀花法蚀刻有白色纹饰。珠子类型包括二眼、三眼、四眼天珠,球形天珠,红玛瑙珠、缠丝玛瑙珠,珊瑚珠七类。
此串中以二眼天珠的数量最多,计有12颗,品种以编号为准,见图一中编号1、3-5、9、13、17、2226。其中编号22、25的天珠为方形边线二眼天珠,纹饰较为特殊。两眼天珠之外,数球形天珠较多,计有7颗,见图一中编号7、8、10、16、18、19、21,其纹饰为常被古珠收藏者称为双虎牙纹,或双马齿纹,也有称为虎纹珠的。三眼天珠仅有一颗,编号15。四眼天珠也仅一颗,编号20。
珠串中杂有红玛瑙珠一颗(图二,编号11),缠丝玛瑙珠一颗(图三,编号14),以及珊瑚珠三颗(图四,编号2、6、12)。玛瑙珠在中国古代玉石饰品中出现的历史较早,晚至商代,红色玛瑙珠串已经成为贵族阶层的饰物,河南安阳妇好墓、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村夏家店下层文化(见《大句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考告》)均有出土实物。到西周时期,玛瑙珠子在玉饰串中使用普遍,陕西、山西、河南等地西周墓地出土的大量珠串饰物中(《中国玉器全集》上册,第206页,图版273-276,河北美术出版社,2005年版),玛瑙珠使用数量较大。但直到明代,才有学者对缠丝玛瑙有精辟见解,《新增格古要论》卷六玛瑙条指出,“有漆黑中一线白者,谓之合子玛瑙。有黑白相间者,谓之截子玛瑙。有红白杂色如丝相间者,谓之缠丝玛瑙。此几种皆贵。”(明?王佐:《新增格古要论》卷六《珍宝论?玛瑙》,第199-200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书中提到的这三种玛瑙珠子,在国内新疆、西藏、四川、云南、内蒙古、湖南、陕西等地的出土物中均有出现,特别是藏族聚居地区更为常见。
珊瑚珠在中国的使用历史也较早,晚至魏晋时期,珊瑚珠子已经成为中原宫廷用品,是上层官僚冠饰品之一。《晋书?舆服志》载,“后汉以来,天子之冕,前后旒用真白玉珠。魏明帝好妇人之饰,改以珊瑚珠。”藏族人尤其喜爱珊瑚饰品,红珊瑚珠子是藏式串饰经常用到的品种,甚至有藏民佩戴整段的红珊瑚(张鹰主编:《西藏服饰》第170页图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就此串中的26颗珠子的外观品相及质地看,基本属于传世品。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编号1、5、9、20、22的五颗天珠可能存在经埋藏后出土佩戴的可能性,珠子表面不同程度存在的纹饰不清晰、发灰的感觉,一般是受埋藏地点的环境所致。当然,是否确实如此,还有待以后更多的考古出土实物确证。
2.馆藏乙串天珠(图五)。此串天珠长105厘米,重205克,由45颗橄榄形、球形天珠以线穿成封闭的一串。天珠呈深浅黑色、棕色,上面蚀刻白色纹饰。此串天珠也是馆藏三串中颗数最多、品类也较丰富的一串,形体完整的33颗天珠纹饰包括二眼、特殊三眼、虎牙、天地、寿纹等纹饰,12颗残断天珠的纹饰有二眼、三眼、四眼等。
二眼天珠9颗,编号12、13、16、24、27、29、30、33、43。特殊三眼天珠两颗,编号为22、36。虎牙(马齿纹)天珠6颗,编号14、20、25、31、35、37。球形天珠7颗,编号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七年级下学期体育与健康教案全集(54课时).doc VIP
- 2025年绿色矿山建设技术挑战与机遇报告.docx
- 住房公积金贷款全权代理委托书范本.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美术小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docx VIP
- 【北师大版】二年级《劳动实践指导手册》第1课《清洗我的小水杯》课件.pptx VIP
-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实验报告.doc VIP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诊治.ppt VIP
- JB_T 7334-2016 手拉葫芦.pdf VIP
- 燃气管道施工方案.doc VIP
- DB15T 3962.3-2025绿色矿山建设规范 第3部分:黄金行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