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夫茶话.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潮州工夫茶话.doc

潮州工夫茶话   “神农尝百草,后知有茶;宋帝经潮州,后知有凤凰茶”。在广东潮州,凤凰茶是当地的名产,声名在外,却不似专柜上的茅台酒一般曲高和寡。它是潮州百姓日常饮用和待人接客时的必需品,是实实在在离不开的民间工夫茶,不分老幼,雅俗共赏。工夫茶流传于闽南之地,冲泡技艺虽共通共融,然于潮州却有其独特的味道。可以说,在潮州的茶文化里,凤凰茶现而潮州茶具生,茶具生而冲泡技艺出,茶道寄意于其中,茶情随之而生。久而久之,凤凰工夫茶成为了潮州人独特的文化名片和共同的情感烙印。   关于凤凰茶,亦是属于有故事的茶。传说南宋末年宋帝卫王赵爵,被元兵追杀,一路向南逃奔。路经凤凰山(今广东潮州一带),并仓皇爬上了乌岽山顶。帝与群臣累得满身大汗,口渴难忍。侍从识得茶能解渴,便从山顶上采得新鲜茶叶,让?m帝嚼食。帝嚼后生津止渴,精神倍爽,于是赐名为“宋茶”。意犹未尽的宋帝在吃剩下的茶果中取出茶籽,扒开泥土,将茶籽撒在地里。不久,乌岽山一带山麓果然生长出丛丛茶树。直到现在,乌岽山上还有茶龄几百年的古茶树,都被称为“宋种”。凤凰山一带的茶农,祖祖辈辈历经百年,将“宋种”茶精心培育,使得潮州的凤凰山成为中国名茶(乌龙茶)之乡。历史上“凤凰茶”的名称便是由此而来。   凤凰茶素有“形美、色翠、香郁、味甘”的特点,十分耐冲泡。“味甘”是凤凰茶的特色,但是这种“甘”绝不是甘甜,初喝凤凰茶的人大多不习惯,因为味道不甜反而偏苦,品茶的人需适应之后才能觉出它的甘芳润喉。也正是因为人口较“苦”,凤凰茶具有较强的消食刮油之功。喝完茶后消化迅速,使人容易感到肚中饥饿。长辈为了让孩子多吃点,便会劝说,等下要喝茶,吃多点。吃得有些油腻,便会有人告诉你,没关系,等下喝茶。傍晚回家之时推开门说,下午喝了四五泡茶――这就很能说明他那时候的“肚困”   (潮州音:饥饿),需要进食了。凤凰茶作为一种味道独特的乌龙茶,在冲泡上也有讲究。冲泡凤凰茶的最大特点在于“快”   (即投茶快,洗茶快,出汤快),如若冲泡过慢,茶便过于浓苦,有违茶道了。   茶壶之讲究在茶道上颇为重视,历来潮州使用的茶壶有盖碗壶、宜兴紫砂壶等,但在潮州民间还流行一种本地产的手拉壶。在全民皆茶的潮州,手拉壶是一种饮茶习俗日常化的象征,常见于寻常百姓家。潮州手拉壶与宜兴紫砂壶相比,不论是从历史上还是规模上都有很大差距,但它作为一门独特技艺,是紫砂园中的一朵奇葩。红泥手拉壶即朱泥壶,是用潮州本地出产的赤土采用古老的辘轳手拉法,即用手法的按压或捏挤、塑造出姿态各异的造型,十分考验技师的功力。灵活多姿的手拉成形,给这独特的工艺注入了迷人的魅力。因采用旋拉的手法,壶薄,一般没有花纹,只有极少的刻字或印章,更显它的朴素大方,有人笑称,手拉壶比起紫砂壶更具百姓特色。潮州工夫茶便有这一浓厚特色,茶具技艺师还常常在茶壶上赋予其独特的内涵。曾经见过一个盖碗壶,壶盖是圆形的,上面东南西北各写着“清、心、也、可”。有意思的是,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去读都能自成一体:“清心也可”“心也可清”“也可清心”   “可清心也”,实在是雅趣。而潮州人饮用的茶杯,强调“小、浅、薄、白”,饮茶时,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大碗茶式饮法,不求痛快解渴,讲究细细品味,所谓“品茗”意即如此。   《潮嘉风月记》讲到:“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传统工夫茶的确费工夫:取水,   “山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其下。”(引自《陆羽茶经》)意指水的硬度和茶汤的品质具有直接关系,不可小觑。这里的“山水”指的便是潮州凤凰山上天池之水,一直为人称道;烧火则用红泥小火炉,炭须选上等果木炭,再配上羽扇煽火,钢筷添炭,用此活火煮水则具有独特风味。这些道具,在潮州古城区的小街道上,不少年长者还在售卖。不过,传统的泡茶过程因其工序繁琐,费时费力,现在已难以广为流传。洲州人民每天不知道要冲泡多少茶,等不及用炭烧开水的漫长时间,所以现在都采用电气化烧水,但烧水的电器却模仿传统小火炉的造型,依稀看出潮州古人风雅。   讲到茶艺,潮州工夫茶细分可达20道流程,道道冠之以名,雅趣至极。“孟臣淋漓”,便是汤洗茶壶之举;乌龙茶置入壶中,是“乌龙入宫”;高置水壶往茶壶入水,谓之“悬壶高冲”;壶盖轻刮泡沫,是为“舂风拂面”。此外在冲茶阶段,则有来回低斟茶水入杯的“关公巡城”;壶中茶水少许时往各杯点斟的“韩信点兵”;扶起茶杯时的“三龙护鼎”等。冲茶时需要一定的技巧,“烫杯”这道流程是潮州工夫茶的工夫要点,初学茶道的人很可能就被烫伤。据资料记载,有一位吃茶专家,走遍东西南北,到处总结喝茶的经验,在喝了潮州的工夫茶后,总结出工夫茶的特点就是一个“热”字,从煮汤到饮茶都离不开这一个字,整个泡茶过程讲究凝神静气,一气呵成,必须保持茶的热度。“烫杯”即是在淋罐之后,用开水淋杯,开水直冲杯心。“烫杯”之后便是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