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王道”信仰.docVIP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王道”信仰.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王道”信仰.doc

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王道”信仰    摘 要: “王道”信仰是传统政治文化中值得注意的一种现象。古代中国对于“王道”之行必定带来理想治世的信仰已经到了近乎迷信的程度,而这种信仰的特点是坚持人治与道治的统一,坚持对人治和道治矛盾的协调。这种信仰是在对一定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又走上了与这种信仰的内容相一致的历史发展轨迹。人们应当继续深入研究这种现象。   关键词: 古代中国 政治文化 “王道”信仰      在古代中国,“王道”信仰是一种值得注意的政治文化现象。所谓“王道”,就是指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治国理政的经验和做法。尽管这些经验和做法在不同的人那里有不同的概括,但人们一致相信:只有遵循这些经验和做法,国家才能得到最好的治理,而违背这些经验和做法,则必定招致各种恶果。本文对这种信仰的状况、特点和原因作一些分析,以期引起人们深入探讨的兴趣。   一、相信“王道”之行必定带来理想的治世   在古人的眼中,理想的治世是怎样的景象?理想的治世是如何形成的?为弄清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先耐心阅读下面的一则材料:   昔者黄帝治天下,而力牧、太山、稽辅之,以治日月之行,律阴阳之气;节四时之度,正律历之数;别男女,异雌雄,明上下,等贵贱;使强不掩弱,众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岁时熟而不凶;百官正而无私,上下调而无尤;法令明而不暗,辅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城郭不关,邑无盗贼;鄙旅之人,相让以财;狗彘吐菽粟于路,而无忿争之心;于是日月精明,星辰不失其行;风雨时节,五谷登熟;虎狼不妄噬,鸷鸟不妄搏;凤皇翔于庭,麒麟游于郊;青龙进驾,飞黄伏?o;诸北儋耳之国,莫不献其贡职。①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和谐社会景象,其超乎今人想象的方面不止一二。人对同类的友善达到了任何冲突都不会发生的程度;大自然善解人意,并且随时准备着按照人类的意志来表现自己;动物们也改变了天生的本性,是那么地温良恭俭让和安分守己。整个社会男女有别,尊卑有序;最高统治者智慧卓绝,仁民爱物,百官公正无私,恪尽职守;百姓安居乐业,人人得享天年;没有纷争,没有犯罪,没有战争,没有天灾,没有人起贪心,没有人剥削人,没有人压迫人。除了社会平等、自由、民主的价值观依然缺乏之外,这里面其实已经包罗万象,富有人本情调。而如果要问社会何以能够如此,答案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所谓的“圣王以道治天下”。   根据今人的认识,浩淼的宇宙里有个微不足道的地球,地球上有数以亿万计的各类生命和非生命,有上百个国家及其元首,在这上百个国家中有个中国,中国有个圣人。宇宙之大,地球之广,万物之众,而中国圣人之渺小,固不待言。中国圣人以一己之力而欲改变世界,未免比螳臂当车还要可笑。但在这种有悖于事理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另一种真实,即古代中国之相信“王道”政治,已经到了不讲道理的程度。   二、坚持人治论和道治论的统一   “王道”政治信仰包括两个方面,即人治论和道治论。“王道”政治信仰的特点就是坚持人治和道治的统一。   站在人治论的立场之外,要认识到人治论的偏颇其实并不困难,但要从理论上驳倒人治论,却殊非易事。因为人治论和这样的事实联系在一起,即政治是人的社会活动。只要承认这个事实,就不能否认人的重要性。政治需要制度,需要法律,需要伦理和其它规范,这些东西作为上层建筑,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等等,这些理论似乎都构成对人治论的威胁。但坚定的人治论者会告诉你,没有人这些东西都不会自动出现,而且如果没有合适的人去规划,伦理、法律、制度都不会是正义的,没有合适的人去发明,科学技术、劳动工具也不会降临人世,同时,好的制度、法律、伦理,以及技术、工具,等等,也必须有合适的人去执行和运用,才能发挥它们的预期作用,以荀子的话说,就是:“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治之原也。”②重人轻事,重德轻法,一切在人身心上用力,这是传统政治的基本特点。   但古代政治对人的重视是不彻底的,部分原因是古代政治并不相信所有的人,而只相信超凡脱俗的圣人君子;部分原因是古代政治在强调人的重要性时,并不肯定人所有的主观意志,而只注重其遵循一定规则的主观意志,即所谓的“道心”。惟有圣人君子能够存“道心”而去“人心”,存“天理”而灭“人欲”,所以二者是相通的。最可靠的是人,最不可靠的也是人,两种结论都成立,关键是人们从怎样的角度考察。圣人和道是一体的,说圣人治天下,就意味着道行于天下,说大道之行,就意味着圣人在位。所以,古代中国人治的内涵,又有别于与现代法治相对的那种人治,而以“道治”为意趣。得人就是得道,人亡则道废。虽然每个人心中“道”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但每个人都会同意有道则世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