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目标 正确、科学了解青春期生理知识。 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知识和不良行为对学生身心的影响。 了解四大恩德 小学阶段不同年龄层的心理特点 在小学阶段,一、二年级学生男女关系表现为亲密无间,大多能无拘无束地玩耍,属盲目无知阶段。 到了三、四年级,男女之间就会产生一种隔阂,表现为互不理睬,有时会相互对立。 到了五、六年级,一些学生开始发育,第二性特征开始出现,由于年龄偏小,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障碍随之出现。有的学生开始进入朦胧的异性吸引阶段,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可能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误导,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在小学高年级就应该提前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青春期教育。 小学生青春期教育具体做法 一、提倡让家长参与青春期生理知识传授 二、教师利用课堂向学生渗透青春期教育 三、进行个别指导 四、开展心理咨询 一、提倡让家长参与青春期生理知识传授 1、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与学校青春期性教育相比,家庭在青春期教育方面有些特殊的优势。这是因为性问题本身具有高度的个体性和隐密性,学校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家长面对的则是自己的一个孩子,在交往频率、观察的细致性、了解的深度上,都远胜过老师,但由于受错误观念的影响,家长在对孩子的性教育存在一定的误区,如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认识了性知识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产生不良影响;有些家长则认为性教育不必专门进行,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会知道了。当然,大多数家长能认识到性教育的重要性,但又感到难为情,在孩子面前难为启齿,因此错过了良好的教育机会,我们老师应该积极发动家长,通过家校联系、开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正确引导家长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 2、提醒家长仔细观察孩子的举动,主动找孩子聊天,把握孩子的心理状况,相机进行教育。当孩子向家长问及有关性知识时,家长不能大声斥责,也不应该避而不答,应予以适度地解释,正因为孩子们不知道,才产生好奇就想究根问底,我们应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以免孩子通过其它渠道了解时,受不良因素的误导。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了某些问题需要加以引导但又不便直接说明时,家长可向孩子推荐某些性知识教育的书籍,或引导孩子观看电视节目等,有意识地就一些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教师利用课堂向学生渗透青春期教育 小学生到了高年级,教师可以针对本班出现的问题,利用班会课、心理健康课等向学生传授青春期知识,引导学生顺利渡过这一危险时期。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必须真诚、大方、直面学生,是什么就讲什么,不能半遮半掩,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育: 1.青春期生理知识传授。 青春期生理知识传授一般从五年级开始比较适宜。因为到了五年级,一部分学生身体开始发育,第二性特征开始出现,有些学生会为自己身体变化感到不安,有的学生由于性知识不足,甚至怀疑自己得了某些疾病,而有些学生则为自己“与众不同”而感到害羞,心理上有一定的负担,性格开始孤僻。因此,这时候教师很有必要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传授青春期性知识,帮助身体已发育的学生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变化是长大的表现,是正常现象,不必惊慌,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同时也帮助那些身体未发育的学生对自己以后身体发育变化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2.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男女生关系 小学生到了中年级,男女生之间就会产生一道无形的墙,表现在课桌上有了“三八线”;女生喜欢和女生一起玩;不愿意同异性同桌等。到了高年级,随着生理上的变化,对异性的兴趣增加,逐渐进入朦胧的异性吸引阶段。有的学生会感到不安,当他们与异性接触的时候会出现脸红、不自在,举止呆板,辞不达意,这种青春期的不良现象在女生身上表现尤为明显。而有的学生受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或是受探秘心理的支配,产生对异性的探奇行为,也就是所谓的对异性的追求。不管是哪一种类型,对小学生学习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必须马上给予引导。 教师遇到具体的情况,千万不要小题大作,应悄悄地掐灭感情的火花,把男女的关系引到正道上来。 此外,我们还应该充分发挥活动课的作用,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创造男女交往的机会,在活动中增进男女生之间的友谊,满足他们对异性的探奇心理。 三、进行个别指导 青春期教育具有高度的个别性的隐秘性,而且每个学生又是每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情况不尽相同,课堂上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光靠课堂上集体引导还不够,教师平时要注意观察、发现步入青春期学生的异常表现,及时进行个别指导。如:女孩子月经来了,身体不舒服,应给予关心爱护;男孩子声带发生变化应教他们保护嗓子等。人们都说老师像妈妈,其实对小学生来说,老师的爱胜过父母,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既对老师产生依赖,又似乎在悄悄地独立,属心理断乳期,因此教师更应该关注他们,耐心地进行诱导,这样,孩子们一定会成长得更快更顺利。 四、开展心理咨询 随着心理健康课的普及,小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