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精神分析理论对意识流文学的影响.doc
论精神分析理论对意识流文学的影响
摘要: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流派是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也是意识流文学公认的三大理论基础之一。本文试从无意识、本我自我与超我以及对梦的理论等精神分析学的几个代表性观点谈起,结合意识流文学的创作实践,进一步挖掘精神分析理论对意识流文学的影响。
关键词:精神分析;意识流
中图分类号:I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083-02
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流派是20世纪影响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西方文艺批评流派之一,为文学研究打开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创作和探讨文学作品之门。这种影响同样波及至20世纪盛行于欧美各国的意识流文学,意识流文学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 “意识流”一词最初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其所谓的意识流是指原始的、混沌的感觉流和主观的思想流,强调思想和意识像一条延绵不断、不可分割的河流。意识流所追求的是将潜在于人们头脑里的思绪和意识.以及将纷乱复杂、恍惚迷离的内心世界原原本本地显现在读者的眼前。这种强调心理真实的写法与此前的文学创作截然不同,这与精神分析理论的兴起也有很大的关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的无意识、本我自我与超我以及对梦的理论等为意识流文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试从前文所提到的精神分析学的几个代表性观点谈起,结合意识流文学的创作实践,进一步挖掘精神分析理论对意识流文学的影响。
一、无意识理论
无意识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他把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比作大海中的冰山,露出水面的那很小一部分便是“意识”,即人能直接感知到的事物,是自觉的、清醒的、理性的,但是同时也是无力的。而隐没在海水中的绝大部分是“前意识”和“无意识”,这一部分虽然隐而不见,但更为重要,因为它支配着、决定着冰山露出水面的那一部分。在人的精神活动中占有支配地位,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前意识是指此刻不在人的意识之中,但可以通过集中注意力或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回忆起来的过去的经验,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浮动;无意识是一种本能冲动,主要指性本能,是盲目的、混乱的,却又是广阔有力、起决定作用的。
意识流作家深受弗洛伊德学说影响,关注的是人的整个心理结构,研究整个冰山,尤其是没有暴露出来的、不为人知的那部分,即无意识。在创作中表现在不再停留到表现人的意识活动上,而是深入到深不可测的无意识领域中,去探索心灵奥秘,揭示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和层次性。因此,意识流小说表现的心理活动不仅是流动的,而且是多层次的、散发式的,从人物不自知的“无意识“和朦胧的、未形成语言的“前意识”到语言层次上的“意识”,杂然纷呈。
英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人物。在创作理念上,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这种思路与精神分析理论不谋而合。她认为要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就必须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小说家应该抓住的重要因素是人性,是人物内心的意识活动,让人物的精神世界如实自发现展现出来,因为对于相同的客观真实,人们的感受并不相同。意识流小说家们也不驻足于客观世界中所发生的外部事件,而要敏锐地捕捉这些事件在人物内心深处的瞬间印象或真实感受。具体到作品上来,《墙上的斑点》就很好的实践了这一理论,小说描写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由此引发意识的飘逸流动,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从钉痕联想到忧伤、白骨和考古,最后发现墙上的斑点不过是一只蜗牛。作者通过描述人物的头脑中的这种意识流动的状态,表现她所认为的人类的生活与思维变化过程。《墙上的斑点》全篇没有故事和情节,也没有时间和地点,甚至没有人物,只有一个在自我世界里自由想象的“我”,只有思维的流动,这种思维的流动捕捉的正是人们的潜意识,要向读者客观地呈现那一刻自己意识流动的过程,借此或隐或现地表现出作者强烈的情感。
二、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弗洛伊德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他认为人格由三个部分构成: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又名伊德,完全是无意识的,基本上由性本能组成,是人的本能欲求,按照“快乐的原则”活动。弗洛伊德认为,在人的无意识领域里,本能欲求能超越其他一切束缚,成为人的首要需求,但事实上人的本能欲求不可能不受到外界环境的限制。自我代表理性,一方面它受到外界现实原则的影响,另一方面又需要满足本能要求,因此常处于两难的境地,它按照“现实的原则”活动。一些文艺批评家认为,以描写人物内心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大都属于“自我”的写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规范化构建.doc
- 论民办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doc
- 论民族民间舞蹈的教育价值.doc
- 论民族音乐与艺术音乐的区别和联系.doc
- 论民营企业人才需求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影响.doc
- 论民间艺术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运用.doc
- 论水墨动画《牧笛》的视觉语言.doc
- 论水帘洞石窟群造像风格.doc
- 论水彩画教学.doc
- 论水彩艺术中的色彩表现.doc
- 2025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所属在京单位高校毕业生招聘2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1月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黑龙江省农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权属企业市场化选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汇明光电秋招提前批开启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审计部公开招聘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吉林省水工局集团竞聘上岗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首发(河北)物流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3国家电投海南公司所属单位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4湖南怀化会同县供水有限责任公司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最近下载
- [紧固件标准]JBZQ 4331-2006 六角开槽螺母.pdf VIP
- DMP3200系列保护测控装置使用说明书.pptx VIP
- 学会宽容-主题班会.ppt VIP
- SPC培训教材---完整版-PPT.ppt VIP
- 生物医药生物医药临床监查员岗面试真题题库参考答案和答题要点.docx VIP
- 群塔交叉作业防碰撞应急预案.pdf VIP
- 【地理】2021年高考真题——福建卷(含答案) .pdf VIP
-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五要点-陈毅峰-双语版.pdf VIP
- 【《白酒企业员工培训外包管理的案例分析—以迎驾贡酒为例》10000字】 .docx VIP
- YM-WI-SMT-065 A0 松下 NPM-D3 贴片机保养指导书.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