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体会
单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体会【摘要】 目的 总结单纯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患者的诊治体会。方法 对单纯TSAH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本组病例中27.62%在伤后48 h内意识恶化,复查CT见颅内血肿形成,25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率23.81%;死亡6例,病死率为5.71%。结论 TSAH可以根据CT、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采取手术治疗;无手术指征者采用保守治疗,主要是对症降低脑水肿,早期采用钙离子拮抗剂或者扩容药物来防治脑血管痉挛
【关键词】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血管痉挛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 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是外科常见病[1],也是颅脑损伤患者死亡和病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本文中,笔者对单纯TSAH的诊治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675例颅脑损伤患者,其中105例(男75例/女30例)首次CT检查发现单纯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年龄15~72岁,平均(40.5±3.1)岁。主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65.71%(69例/105例)、高处坠落伤26.67%(28例/105例)、打击伤和挤压伤共7.62%(8例/105例)。患者入院时GCS评3~8分18.10%(19例/105例)、9~12分59.05%(62例/105例),13~15分22.86%(24例/105例)。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临床表现:头痛80.95%(85例/105例)、剧烈头痛44.71%(38例/85例);伤后即意识丧失14.29%(15例/105例)、伤后48 h内逐步出现意识障碍40.00%(42例/105例);颈项强直60.95%(64例/105例)、呕吐40.95%(43例/105例);部分患者出现烦躁不安及体温升高
1.2 方法 所有患者开始均给予包括卧床、腰椎穿刺、脱水、激素、亚低温、钙离子拮抗剂、扩管、高压氧等常规治疗
2 结果
在本组患者中27.62%(29例/105例)在伤后48 h内意识恶化,复查CT见颅内血肿形成,25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率23.81%;死亡6例,病死率为5.71%
3 讨论
TSAH的发生原因主要是颅脑损伤导致脑表面血管损伤或颅内桥静脉损伤[3~4];血块及红细胞常阻塞脑脊液通路,可妨碍脑脊液的吸收,导致颅内压骤然增加,病情恶化[5]。脑血管痉挛是TSAH的主要并发症[6];头部CT在TSAH诊断中可起决定性作用。王玉胜等[7]通过对2001~2009年我院救治的842例重度颅脑损的患者,筛选出继发大面积脑梗死49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表明重度颅脑损继发大面积脑梗死与伤情、颅底骨折、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年龄有显著相关性
TSAH患者外伤出血进入蛛网膜下腔,血液的氧合血红蛋白、补体等炎症反应激活及血管活性物质异常,血管壁肌细胞与内皮细胞内钙超载等,可引起血管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导致不同程度缺血区的出现,诱发痉挛[8];出血还可影响下丘脑的血运导致下丘脑功能障碍。TSAH可以根据CT、临床表现决定是否采取手术治疗;无手术指征者采用保守治疗,主要是对症降低脑水肿,早期采用钙离子拮抗剂或者扩容药物来防治脑血管痉挛。尤再春等[9]观察早期不等量脑脊液置换术联合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表明早期不等量脑脊液置换加小剂量尿激酶及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治疗tSAH安全、有效,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并能有效预防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低致残率
参 考 文 献
[1] 王玉胜.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对重度脑挫伤预后的影响.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0):22,22.
[2] 中国神经外科专家共识协作组. 尼莫地平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专家共识.中华创伤杂志,2011,27(01):8,10.
[3] 张宏发,孟祥忠,常水龙,等.酷似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3,2(2):153,153.
[4] 焦卫东.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诊治分析.中国实用医药,2010,5(19):102,102.
[5] 黄程.早期置管持续外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07):757,758.
[6] 姜大宇,朱首峰,董克辛,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73例诊治分析.基层医学论坛,2008,12(04):142,142.
[7] 王玉胜,刘光磊,陈殿勇,等.重度颅脑损伤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原因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2):40,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