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激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激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近年来年,各种“形而上”的文艺批评理论逐渐下沉到我们“形而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为指导我们教学实践的重要的方法论。“接受美学”就是其中颇有影响力的一种方法论,它认为,作品的意义是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发掘出来的,作品未经阅读前,只是向读者提供了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其间匿藏着许许多多的“空白”,有待于读者去发现、填补和阐析。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的动力机制之一,它能够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学生对作品“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有效途径
接受美学持有者们有一个他们常常津津乐道的话题,有一个句子:“孩子在踢球。”即便这样一个句子,也有无数的空白:这句话中,这个孩子可能是七岁,也可能是八岁;可能是男孩,也可能是女孩;可能是白色皮肤的,也可能是黄色或黑色皮肤的;可能是金发,也可能是黑发的;当然也会是不同的国家的……总而言之。无论有多少细节的陈述,也消弥不了其中的未定点。他需要人们的想像去填补;同样,每一个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均包含无数的未定之处――空白,等待着读者去填补
有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想象就是创造力。”而对文学作品中“空白”的填补,完全有理由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创新的重要手段。正如“接受美学”创始之一的伊塞尔所言:“文学本文也是这样,我们只能想见本文中没有东西;本文写出的部分给我们知识,但只有没有写出的那一部分给我们想见事物的机会;的确,没有未定的成份,没有本文中的空白,我们就不可能发挥想象。”什么是“空白”呢?伊塞尔早期论文用了很大篇述论述过,但对它的定义却始终没有给定一个明确的内涵限定。根据他的阐述,我们似乎可以对“空白”这样定义:“空白,是本文中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性的意蕴空间”
例如,我在教读《七根火柴》这篇小说时,在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小说中补写“昨夜”的暴雨的环境描写时,我引导:在这样的暴雨中,无名战士是怎样度过这漫漫长夜的呢?一下子就激起了同学们的热烈的讨论。随后,我及时出了一个作文题《暴雨中的一夜》。要求同学们对暴雨、对无名战士的心理作出描绘。面对着这个激发想象的文题。许多同学当堂就完成了颇足一观的文章,从他们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进射而出的想象的火花和在字里行间翕动着的想象的羽翼;同时,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无名战士不是像卢进勇一样躲进树丛,而是倚在一棵小树下的原因。无名战士的形象在一刹间高大起来了!学生们对小说的主题有了深入的理解
再如,《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诗,诗人赋予了山谷、大地、森林、大海以人的情感,写出了人民与山河同悲同悼的深切怀念之情,诗人由呼唤山谷、大地、森林、大海到找遍世界每一个角落,留给读者极为渊阔的想像空间,在教学时,我要求学生仿照前面四节诗,仿写一节,填补“空白”,有一个学生写到:“我们对着蓝天喊:周总理――白云悠悠: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怒飞的银鹰上,寄托着总理对祖国国防的殷殷期冀……”毫无疑问,这样一个填补“空白”的语言实践活动,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极佳效果
在中学语文课文中,这样的“空白”还有很多。如:(1)、《故乡》中,宏儿和水生二十年以后的友谊是否如“我”和中年闰士的隔膜?(2)、《孔乙己》中,孔乙己的长衫哪去了?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成亨酒店后命运如何?(3)、《竞选所长》中,“我”退出竞选后,伍德福和霍夫曼二位先生如何继续他们的竞选活动?(4)、《我的叔叔于勒》中,小公务员的二姐夫是如何继续着他的发财美梦的?父亲又是如何向不知情的家人解释叔叔的长久不归?(5)、《范进中举》中。范进赶考几天家里生活情况如何?(6)、《祝福》中,祥林嫂“老”去前夜,有哪些复杂的心理活动?……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学生在填补这些“空白”的过程中,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正如西方一们著名的神学解释学家H“创造性的空”。而这种“创造性的空”的理解和填补,往往体现了人的生存中必然存有的一种生命体验,也是人的真实中最为本真和创性的东西
结论:文学作品里留有大量的“空白”,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让学生发现填补,从而激活学生的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种不同皮瓣在血流桥接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中疗效分析.doc
- 三种宫内节育器避孕临床效果比较性探究.doc
- 三种缩宫剂预防产后出血临床观察.doc
- 三维牵引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疗效观察.doc
- 三网融合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传统服务现状及对策.doc
- 三联疗法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观察.doc
- 三通型静脉留置针应用方法及问题对策.doc
- 上下联判断及对联张贴三个基本原则.doc
- 上合机制及东亚秩序转型探究.doc
- 上市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及其会计、投资博弈行为.doc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检测卷带答案详解(精练).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夺冠】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综合卷】附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检测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检测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检测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检测卷含答案详解(预热题).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检测卷带答案详解AB卷.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检测卷含答案详解(综合题).docx
- 2025年地铁职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