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国近现代报刊发展及公共领域建构
我国近现代报刊发展及公共领域建构【摘要】“公共领域”是指从市民社会中产生,介于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公共空间集群。新记《大公报》在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的主持下,不断献言献策,并对官吏进行监督,文人论政可视为“公共领域”的一种存在状态。本文以《大公报》为例,试析我们近代报刊的发展对建构“公共领域”形成的促进作用,希望能为当下媒体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报刊 公共领域 新记《大公报》 言论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对欧洲市民社会“理想类型”的一种理论表述,简而言之,是指从市民社会中产生,介于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公共空间集群,它们具有鲜明的政治批判功能。文人论政也可被视为“公共领域”的一种存在状态。本文以新记《大公报》为切入点,阐述它是如何在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位主持人的“励精图治”下,不断建言献策,监督官吏。
一、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阐述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是以18世纪下的欧洲――以法、英、德为主要国家历史背景所得出的一个马克斯18世纪资产阶级社会中出现的俱乐部、咖啡馆、沙龙、杂志和报纸,认为这是一个公众们讨论公共问题、自由交往的公共领域,正是它形成了政治权威重要的合法性基础。
这一概念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被引入中国学术界之后,围绕中国近现代社会是否也存在着这样一块公共领域,其类型又如何,曾经发生过多次激烈的争辩。经过十余年的努力,该学术谜团已被破解得渐趋明晰,即现代中国社会不仅存在着一个以地方绅商为主体,强调公益精神,与国家非对抗性的士绅公共领域,还存在着一个由现代都市知识分子构成,借助于新式公共空间(大学、媒介等)形成权势网络,并且带有批判色彩的公共领域。后者虽然有别于欧洲市民社会下典型的公共领域的若干特征,但从本质上讲仍归于哈氏严格意义上的“公共领域”类型①。
二、新记《大公报》所建构的“公共领域” 1、历史背景 (1)市民社会的兴起奠定群众基础。民国初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步发展孕育了市民社会的雏形,有着私人空间和私人利益的社会阶层大量存在。从阶级组成看,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从职业上看,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工商界人士。这一私人领域的大量存在为公共领域奠定了坚实的社会根基。
(2)动荡不安的时局埋下现实基础。朝代的更迭,战火的连绵使得民众的安全感一落千丈,公共利益愈加凸显。从时间序列看,中国现代出版业起步于19、20世纪之交,成长于1910年代,繁盛于20年代,固守于30年代,没落于40年代。这与1895-1949年间中国“知识人社会”从萌发-聚合-联盟-分化-散落的行为轨迹是高度一致的。如果说中国现代公共领域的形成是以1896年上海创刊的《时务报》为发端,那么整个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现代出版进程可以说就是一部浓缩版的“公共领域”成长史。
(3)从空间布局看,该时期上海、北京、广州等沿海出版中心与周边、内地形成的信息传播渠道与辐射效应,是“公共领域”得以地域性拓展的先决条件。云集了商务、中华、开明等一大批卓越出版企业的上海,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接续了新文化运动的火种,民主和科学的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以现代出版传媒为界标的又一公共领域重镇,其规模和影响力可与北京的“高校式公共领域”相媲美。
(4)从人际网络关系的角度看,中国现代每一个出版企业的人力资源网络(如作者、编辑、读者等),其实就是构造中国现代公共领域整体网络的一块块网格。如《新青年》群体与亚东书局,共学社、文学研究会与商务印书馆,创造社与泰东书局,语丝社与北新书局,“新月派”与新月书店,“开明书店派”与开明书店,京派文人与《大公报》社等。诸如此类的群体(社团)与书刊企业间一直存在着稳固的连结与共生关系。
2、“四不方针”:为民国时期的报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路 在1926年9月1日复刊号发表的《本社同人之旨趣》中,张季鸾提出了著名的“四不”社训:“不党、不私、不卖、不盲”②。运用“四不主义”方针,新记《大公报》“不仅消极地保住了事业,而且积极地顶住各派军阀的压力,为后来事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③大公报续刊时发行量不足2000,到1927年5月涨至6000余,同期广告收入由每月200余元增至1000余元,营业结算由每月亏损4000余转为收支平衡,5年后达到5万份,1936年突破10万份,成为全国一流的新闻纸和舆论中心。
3、文人论政――公共领域的一种存在状态 新记《大公报》以言论驰名,每天至少一篇社论,发表对国内外时事的意见。办报之初,吴、胡、张三人约定共识:组社评委员会,研究时事问题,商榷对时局的意见,决定言论主张。后来,社论主要由张季鸾写,他以灵通的信息、独到的见解、凝炼犀利而漂亮的文章使《大公报》日渐引起社会的重视。
1931年以后,《大公报》开始吸收编辑部同人王芸生撰写社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德宏州玉雕产业可持续发展探究.doc
- 心安颗粒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心律失常临床观察.doc
- 心律失常病人抢救期间护理人力资源管理.doc
- 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干预问题.doc
- 心理因素及妇科恶性肿瘤发生关系探究.doc
- 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渗透.doc
- 心理学探究中单被试实验设计及应注意问题.doc
- 心理契约管理在高校德育中优化应用.doc
- 心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状改善作用.doc
- 心理契约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doc
- 华辰装备(300809)深度报告:国内轧辊磨床龙头,布局人形机器人磨床打开蓝海市场-浙商证券-250710-47页.pdf
-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的相关要点与案例分享.pdf
- 全球AI应用产品梳理:模型能力持续迭代,智能体推动商业化进程-国信证券.pdf
- 人形机器人行业跟踪:板块情绪处于低位,关注机器人底部机会-250714-东北证券-12页.pdf
- 2025年关于深入推进巡察工作的深刻体会.docx
- 2025来自国外教育评价改革的思考.docx
- 2025年机关干部巡检巡视巡察个人学习心得:巡有所思,巡有所得.docx
- 2025年参加巡视巡察工作的感悟与思考.docx
- 2025年关于巡视巡察的浅思.docx
- 2025二年级下册14、《小马过河》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最近下载
- 内部控制岗位职责详解.pdf VIP
- (外研版2024新教材)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1 作业练习设计.docx
- 黄芪多糖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oc
- YBT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pdf VIP
-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移动集团HCIP-云售前解决方案高级工程师培训认证题库.docx
- 印刷行业样品承认书.pdf VIP
- 标准图集-北京市房屋建筑抗震节能综合改造图集 柱、圈梁、钢拉杆加固分册.pdf VIP
- 采购项目质量保证措施.docx VIP
- 2021健康照护师复习题库【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