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觉悟及辛亥革命成败.doc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众觉悟及辛亥革命成败

民众觉悟及辛亥革命成败摘要:武昌首义后,各地民众同情、拥护、支持革命,不少官吏对朝廷亦反戈相向,清廷众叛亲离,民心丧尽,瓦解之势成,革命于是迅速取得推翻清朝统治的胜利;而各地“独立”之主持者、参加者、拥护者,目标多集中于反满复汉,对此次革命所奉之主义未必真理解,对民主、自由、平等、共和等鲜有正确认识,这就使革命难以完全达到预期目的。总之,民众的政治倾向、觉悟水平与辛亥革命的成败息息相关 关键词:辛亥革命;光复;独立;反满复汉;民众觉悟;成败 中图分类号:K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1)05-0001-06 对辛亥革命与民众问题,史学界在本世纪前的研究中虽然多有涉及,而专题探讨则是近十年内的事,而且至今此类论著仍然不多。笔者拟从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时人记述以及民国时期的地方志中搜集相关资料,对此问题做些许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民众的政治倾向与辛亥革命的胜利 武昌首义成功之后不到50天,内地18个行省中有15个省(包括湖北)和两个重要城市(上海和重庆)宣布脱离清朝的统治而独立(一些县、市的独立未计在内)。至次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爱新觉罗“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颁布退位诏书,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寿终正寝 清朝之覆灭,何其快速!如从同盟会成立之时算起,不过六年;若自武昌起义算,则仅仅四个月。革命风潮迅猛发展,“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得以实现,其原因甚多,而清朝人心丧尽,民众必欲倒之而后快,是很重要的因素。回顾孙中山发动乙未广州起义失败时,国人无不目之为乱臣贼子,诅咒谩骂之声不绝于耳。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廷之腐败无能愈益暴露,民众对其怨恨亦更加深,对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则渐表同情。故庚子惠州之役败,有识之士扼腕叹息,恨其事之不成。辛亥三“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此时,连曾经拥护清廷“新政”的立宪派也彻底失望,民众倒清的愿望更加强烈。故武昌义旗一举,清朝的覆灭也就在指顾间了。可见,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的胜利,与人心向背息息相关。孙中山在总结颠覆专制、创建共和那段历史时,对民众之政治倾向与革命胜利的关系作了实事求是的肯定。他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鼓动风潮,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对此,梁启超在中华民国建立十年后写的一篇文章中也有颇为深刻的认识。他说:“原来政治是民意造成,不独德谟克拉西政治是建设在多数人意识之上,即独裁政治、寡头政治,也是建设在多数人意识之上。无论何种政治,总要有多数人积极的拥护――最少亦要有多数人消极的默认,才能存在。所以国民对于政治上的自觉,实为政治进化的总根源。”这种“造成”政治的“民意”,也就是民众的政治倾向,在辛亥革命中具体表现为民众对革命的拥护和对清朝统治的仇恨 当时民众对反抗清朝统治的革命或起义之拥护――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民众对满清统治极度不满而期望一种新的力量来改变现状――主要表现在下层群众、地方绅商,甚至士兵、警察,投向反抗清朝统治之一方而与朝廷对立。在这种形势下,不少官吏(包括一些清廷的封疆大吏和高级将领),出于对时局的分析和利害的权衡,也“弃暗投明”,站到了清廷的对立面 辛亥前夕,民众对于揭露清朝腐败残忍、宣传反清革命的活动即予默认。当大声疾呼革命以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军》出版后,发行至百万册之多,就已反映了民众的态度。在长江上游的泸县,同盟会员余俊英得到《警世钟》、《革命军》后,在其家乡“日持书于城乡市间讲演,听者如堵”。这种被清廷视为“叛逆”的宣传,在泸县这个长江边上的水码头,竟然“听者如堵”,民众同情革命的政治倾向可见一斑 四川保路运动被视为武昌起义的导火线。由“文明争路”发展而成的保路同志军起义,旬日之间,遍及川省各州县,人数达数十万,已经表明民众对清廷愤愤之情;而对同志军与清廷官、兵的态度,更能说明一般百姓的政治倾向。在川督赵尔丰致内阁电中称,民众见同志军”则助粮助饷,见(清)兵则视同仇雠,甚至求水火而不与”。也是在四川,自称“突起义军,俨然川中嚆矢”的江津,在闻知各处起义消息后,当地士绅即运动盐防安定营官兵,准备起事。全体营兵一致同意,并赶造汉帜,遍插各铺户。与此同时,县令吴良桐也接受士绅的敦劝,交出印信,于辛亥年九月三十日“竖旗城上,大书汉字,又于高小学校前壁大书四字曰蜀军分府”。吴良桐交印后,成了这个蜀军分府的统领。江津士绅策动当地驻军、官吏“反正”,完成了“光复”大业 在湖北,武昌起义后,各地援军源源开赴首义之地。在抗击清军的进攻中,士兵英勇作战,民众积极支持。此仅引述首义十日后黎元洪致萨镇冰信中的一小段,即可概见当时革命军的英勇奋战与民众支持革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