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临床观察
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 总结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2009年1月~2011年6月间明确合并真菌感染的并已经抗真菌治疗的56例血液病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并对氟康唑与两性霉素B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时,以高热为主要表现,体征不典型。血常规均提示粒细胞缺乏。抗真菌治疗前均曾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素。首选两性霉素B治疗,有效率可达78.13%,高于氟康唑。结论 血液病患者在粒细胞缺乏时,易合并真菌感染。两性霉素B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血液病;真菌感染;临床特点;两性霉素B
[中图分类号] R5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1)33-138-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Fungal Infection Secondary to M alignant Blood Diseases
ZHANG Yan TIAN LiPing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Beijing Longfu Hospital,Beijing 1000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fungal infection(FI)secondary to m alignant blood diseases(MBD). Methods W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linical data of 56 patients with FI secondary to MBD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09 to June 2011. Results High fever was the typical symptom of fungal infection(FI)secondary to m alignant blood diseases(MBD).The physical feature is aypical. All the patients with fungal infection(FI)secondary to m alignant blood diseases(MBD)were agranulocytic and had been treated with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for long times.Amphotericin B ‘s use was efficient. Conclusion Fungal infection(FI)secondary to m alignant blood diseases(MBD)is most common in agranulocytosis. Amphotericin B is efficient.
[Key words] M alignant blood diseases(MBD);Fungal infection(FI);Clinical features;Amphotericin B
真菌在正常人的口腔、上呼吸道、肠道、尿道及阴道中均有少量存在,一般不引起疾病。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真菌大量繁殖并改变其生长方式,侵入血液及组织器官造成损害。血液病患者在经大剂量化疗后,易出现骨髓抑制,粒细胞缺乏,使免疫力进一步减低,易出现真菌感染。真菌感染发病迅速,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若能尽早明确诊断,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本文总结了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希望对今后的临床诊治提供帮助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09年1月~2011年6月已经明确真菌感染并进行了抗真菌治疗的血液科56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总结。其中男性25例,女性31例,年龄26~74岁。其中白血病31例,淋巴瘤13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粒细胞肉瘤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1.2 诊断标准与治疗
根据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修订版)进行分层诊断及治疗[1]。明确诊断的患者随机治疗首选两性霉素B或氟康唑。氟康唑具体用法:首次静点400mg,以后每日200mg。两性霉素B具体用法:第1天两性霉素B 5mg入500mL葡萄糖液避光静点,静点时间维持6h以上。此后每天递增5mg,直至25mg。静点两性霉素B前予地塞米松5mg入壶或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