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nnu数学模型第5章ppt概要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ynnu数学模型第5章ppt概要1

补充:微分方程初值问题数值解法 模型假设 中心室(1)和周边室(2),容积不变 药物在房室间转移速率(单位时间转移的药物量)及向体外排除速率,与该室血药浓度(药物量)成正比 药物从体外进入中心室,在二室间相互转移,从中心室排出体外 模型建立 中心室 周边室 给药 排除 线性常系数非齐次方程 对应齐次方程通解 模型建立 几种常见的给药方式 1.快速静脉注射 t=0 瞬时注射剂量D0的药物进入中心室,血药浓度立即为D0/V1 给药速率 f0(t) 和初始条件 2.恒速静脉滴注 在T时间内注射剂量D0到中心室 吸收室 中心室 3.口服或肌肉注射 相当于药物( 剂量D0)先进入吸收室,吸收后进入中心室 吸收室药量x0(t) 参数估计 各种给药方式下的 c1(t), c2(t) 取决于参数k12, k21, k13, V1,V2 t=0快速静脉注射D0 ,在ti(i=1,2,?n)测得c1(ti) 由较大的 用最小二乘法定A,? 由较小的 用最小二乘法定B,? 参数估计 进入中心室的药物全部排除 思考: 180页 习题6 过滤嘴的作用与它的材料和长度有什么关系 人体吸入的毒物量与哪些因素有关,其中哪些因素影响大,哪些因素影响小。 模型分析 分析吸烟时毒物进入人体的过程,建立吸烟过程的数学模型。 问题 5.5 香烟过滤嘴的作用 模型假设 1)l1~烟草长, l2~过滤嘴长, l = l1+ l2, 毒物量M均匀分布,密度w0=M/l1 2)点燃处毒物随烟雾进入空气和沿香烟穿行的数量比是a′:a, a′+a=1 3)未点燃的烟草和过滤嘴对随烟雾穿行的毒物的(单位时间)吸收率分别是b和? 4)烟雾沿香烟穿行速度是常数v,香烟燃烧速度是常数u, v u Q ~ 吸一支烟毒物进入人体总量 0 模型假设 t=0, x=0,点燃香烟 q(x,t)~毒物流量(t时刻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x处的毒物量). w(x,t)~毒物密度(t时刻截面x处单位长度烟草中的毒物量). 吸一支烟毒物进入人体总量: 0 分析(1) 0 t=0, x=0,点燃香烟 q(x,t) ~ 毒物流量 w(x,t) ~ 毒物密度 分析t时刻,毒物流量q(x,t)在小区间[x,x+?x]上的变化量 t时刻,香烟燃到位置ut 单位时间内烟雾中毒物量被该段烟草(过滤嘴)吸收,而烟雾通过该段香烟的时间为?x/v 所以有: 0 t=0, x=0,点燃香烟 q(x,t) ~ 毒物流量 w(x,t) ~ 毒物密度 分析x处香烟的毒物密度w(x,t)在时间段 [t,t+?t]内的变化 t时刻,香烟燃到位置ut 所以有: 因为t时刻,烟雾通过x处一个单位长度的香烟时间为1/v,单位时间单位长度吸收的毒物量是 分析(2) 模型建立 0 t=0, x=0,点燃香烟 q(x,t) ~ 毒物流量 w(x,t) ~ 毒物密度 1) 求q(x,0)=q(x) 考虑t=0时刻,x处微小区间的流量。 2) 求q(l,t) 0 t时刻,香烟燃至 x=ut 推导过程为: 因为t时刻在x处(单位长度)的烟草吸收的毒物数量为: 3) 求w(ut,t) 微分方程 积分方程 4) 计算 Q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 数学模型 第五章 主讲人 张洪波 第五章 微分方程模型 5.1 传染病模型(必) 5.2 经济增长模型(略) 5.3 正规战与游击战(略) 5.4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与排除(必) 5.5 香烟过滤嘴的作用(略) 5.6 人口预测和控制(略) 5.7 烟雾的扩散与消失(略) 5.8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略) 根据函数及其变化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函数 微分方程建模 根据建模目的和问题分析作出简化假设 按照内在规律或用类比法建立微分方程 问题 分析受感染人数的变化规律 预报传染病高潮到来的时刻 按照传播过程的一般规律,用机理分析方法建立模型 5.1 传染病模型 主要就是研究感染人数的变化规律。 设t时刻感染人数 (病人) x(t)。 每个病人每天有效接触(足以使人致病)人数为? 模型1 假设 若有效接触的是病人,则不能使病人数增加 必须区分已感染者(病人)和未感染者(健康人) 建模 在时间 区间内染病人数的变化,有: 问题 模型2 区分已感染者(病人)和未感染者(健康人) 假设 1)总人数N不变,病人和健康 人的 比例分别为 2)每个病人每天有效接触人数为?, 且使接触的健康人致病 建模 ? ~ 日 接触率 SI 模型 模型2 1/2 tm i i0 1 0 t tm~传染病高潮到来时刻 ? (日接触率)? ? tm? Log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