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脊髓疾病 - 中国医科大学
脊髓疾病 概述急性脊髓炎脊髓空洞症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血管疾病 第一节 概述 脊髓解剖 1.外部结构:上端与延髓在枕骨大孔处相连,下端形成脊髓圆锥至第1腰椎的下缘,全长42-45cm. 2. 发出31对脊神经,颈8,胸12,腰5,骶5,尾1;脊髓也相应分为31个节段C8,T12,L5,S5,Con.) 3.马尾:L2~尾节共10对神经根组成。 4.两个膨大:脊髓有两个膨大部分,颈膨大(C5至T2水平)和腰膨大(L1至S2水平) 脊髓解剖脊髓节段和椎体节段颈髓节段较颈椎高1节椎骨,上、中段胸髓节段较相应胸椎高2节椎骨,下胸髓则高3节椎骨,腰髓相当于第10~12胸椎水平,骶髓相当与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水平 脊髓由三层结缔组织的被膜包裹: 最外层为硬脊膜 最内层紧贴脊髓表面为软脊膜;硬脊膜与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蛛网膜与硬脊膜之间为硬膜下腔 脊髓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 内部结构1. 脊髓由白质和灰质组成(横切面)2. H形灰质中间的横杆为灰质联合,两旁分别为前角和后角,C8~L2及S2~4尚有侧角3. 白质分为前索、侧索和后索三部分。主要由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传导束组成 内部结构:侧角C8~L2侧角内主要是交感神经细胞,发出的纤维支配内脏、腺体功能C8、T1侧角发出的交感纤维,支配同侧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眼眶肌,另一部分支配同侧面部血管和汗腺S2~4侧角为脊髓的副交感中枢,发出的纤维支配膀胱、直肠和性腺 内部结构:皮质脊髓束-传递对侧大脑皮质的运动冲动至同侧前角细胞,支配随意运动脊髓丘脑束-传递对侧躯体皮肤的痛、温觉和轻触觉至大脑皮层 内部结构:薄束、楔束-分别传递同侧下上半身深感觉与识别性触觉脊髓小脑前后束-传递本体感觉至小脑,参与维持同侧躯干与肢体的平衡与协调 脊髓的血液供应颅内段,供应脊髓前动脉:起源于两侧椎动脉脊髓横断面前2/3,系终末支易发生缺血脊髓后动脉:供应脊髓横断面的后1/3 根动脉:分为根前动脉与根后动脉,分别与脊前动脉与脊后动脉吻合 脊髓损坏的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上、下运动神经元瘫 感觉障碍:浅、深感觉障碍、 尿便障碍:肛门反射消失、性功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 脊髓受损节段的判断:颈膨大(C5~T2)双上肢呈周围性瘫痪,双下肢呈中枢性瘫痪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括约肌障碍上肢有节段性感觉减退或消失,肩部及上肢根痛C8~T1侧角受损时产生同侧Horner征 脊髓受损节段的判断:胸髓(T3~12)双下肢呈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截瘫)病变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出汗异常,大小便障碍伴相应胸腹部根痛或束带感病变在T10时,可出现Beevor征 脊髓受损节段的判断:腰膨大(L1~S2)受损时出现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及会阴部感觉丧失,大小便功能障碍损害平面在L2~4时膝反射消失;在S1~2时踝反射消失;S1~3受损出现阳痿 脊髓受损节段的判断:脊髓圆锥(S3~5和尾节)无下肢瘫痪及锥体束征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感觉缺失呈鞍状分布髓内病变可有分离性感觉障碍肛门反射消失和性功能障碍圆锥病变可出现真性尿失禁 脊髓受损节段的判断:马尾损害症状及体征可为单侧或不对称根痛多见且严重,位于会阴部、股部或小腿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常不明显或出现较晚 脊髓受损节段的判断:反射的改变C5~6, 肱二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C7~8, 肱三头肌反射 L2~4, 膝腱反射S1~2, 踝反射 急性脊髓炎(Acute myelitis) 概念和分类:急性脊髓炎是脊髓白质脱髓鞘或坏死所致的急性横贯性损害。可分为感染后脊髓炎、疫苗接种后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炎、坏死性脊髓炎和副肿瘤脊髓炎等。 病因:病因不清,可能为病毒感染后诱发的异常免疫应答,而不是感染因素的直接作用。故亦称非感染性炎症型脊髓炎或急性横贯性脊髓炎。 病理:可累及脊髓的任何节段,但以胸段(T3~5)最为常见肉眼观察受损节段脊髓肿胀、软脊膜充血或有炎性渗出物镜下可见软脊膜和脊髓内血管扩张、充血,白质中髓鞘脱失、轴突变性,病灶中可见胶质细胞增生 主要临床特点: 见于任何年龄,青壮年较常见 病前数天或1~2周常有发热、感染症状,或有过劳、外伤及受凉等诱因 急性起病,首先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 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1.运动障碍:脊髓休克、肌张力、腱反射、病理反射 2.感觉障碍:受损平面以下出现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大、小便潴留、少汗、无汗、角化过度及水肿 5.上升性脊髓炎(acute ascending myelitis) 6.脱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