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权法的出台背景、物权体系及重要规则
(二)《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 1999-2005,基本循序渐进,争议多在于制度安排,即立法者无法确定何种制度安排是可行的、立法究竟应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状还是主动为社会生活提供新的模式。 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1)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本特点 农村土地承包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 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对其承包经营的耕地、林地、草地等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有权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农业生产。 耕地的承包期为30年。草地的承包期为30-50年。林地的承包期为30年-70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3)目前尚存的主要问题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出台背景、物权体系及重要规则 (一)《物权法》之前的物权基本状况 一、《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一,在1949年之后至《民法通则》公布实施之前,中国大陆在宪法以及其他法律中,对物权制度有所规定,但都是原则性的规定,内容并不完整,不系统。 第二,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7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通则》在第五章第一节规定了“财产所有权以及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民法通则》的这一部分规定实际上就是物权法的内容。 《民法通则》从第71条至第83条,共计13个条文 一、《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规定了所有权的概念及其取得制度,规定了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公民的个人所有权,规定了继承权、共有权等所有权的内容,规定了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采矿权等用益物权,并且规定了相邻关系。《民法通则》的这一部分的条文尽管较少,但是涉及了物权法的基本内容,因此,构成了中国大陆物权法的基本架构。它的缺点是过于简单,没有规定详细的物权规则。 (一)《物权法》之前的物权基本状况 一、《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三,1995年6月30日通过、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担保法》,规定了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三个担保物权,是对担保物权的完整规定。 (一)《物权法》之前的物权基本状况 一、《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一、《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1. 制定物权法还是制定财产法 关于应当制定财产法而不是物权法的主张。该主张 的理由主要有: 第一,法律乃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应当过问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引进“物权”的概念,将陷入“见物不见人”的状况。 第二,物权的概念并不是大陆法系广泛采用的概念,民法典的始祖法国民法典并不采用“物权”。 (二)《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 一、《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三,将财产权定义为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之上的总和的权利是错误的,它应是与债法并立的法律制度。 第四,物在财产中的比重已经很小,(物权法-蒸汽机时代的产物)而“物”又是一个缺乏弹性和延伸性的概念。如果以“物权”为起点立法,就会造成调整社会财富关系的基本法律制度将社会财富的主要部分排除在外的结果,而这种结果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 (二)《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 一、《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关于应当制定物权法的主张。其理由是: 第一,任何社会的物权制度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反映,而物只能在它与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的人与人关系相联系时,才能表现为权利客体。认为物权立法采纳了物权概念就将使物权关系变为人对物的关系是不妥当的。 第二,法国民法典未采用物权的概念,但并不意味着这一模式是唯一科学的。 (二)《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 一、《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第三,认为“不制定财产法就是将知识产权等财产排除在基本法律制度之外,有失偏颇。不同形式的财产在其权属、权利变动、效力范围上有很大的区别,试图制定一部包罗所有财产形式的财产法是不切实际的。 第四,物权法的逻辑结构并非完全封闭的。 (二)《物权法》出台前两次大的理论争议 一、《物权法》出台的背景和重要意义 2.物权法草案是否违宪 2005年8月,北大法学院巩献田在网上发表一封公开信《一部违背宪法和背离 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物权法〉草案》。认为《物权法(草案)》形式上、实质上违宪。提出观点——第一,物权法草案对“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条文的废除违宪;第二,草案形式上平等保护物权,核心和重点却在保护极少数人的物权,是将富人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西藏自治区专升本考试大学政治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VIP
- 法官入额考试执行真题及答案.doc VIP
- 图像处理技术规范.docx
- 2025年广东省《保密知识竞赛必刷50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带题目详解.docx VIP
- 水产品食品货物质量保证措施及配送方案.docx VIP
- 高中教学课件:1-4-1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pptx
- GBZ-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pdf VIP
- 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docx VIP
- 骨科护理品管圈主题.pptx
- 37.2023【康养小镇】江苏常州市孟河生态康旅小镇总体策划-125页.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