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隐居在徽南大山的匈奴部族.doc
隐居在徽南大山的匈奴部族
西汉时期,大将霍去病曾对匈奴屡屡侵犯中原发出感慨:“匈奴不灭,何以家为?”在2000多年前的那场较量中,汉王朝最终获胜,一部分匈奴人被驱逐出了北方疆域,另―部分则留在了中原。在之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随着民族大融合,匈奴逐渐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但近年来,一个被专家考证而称为“大山里隐居的匈奴部落”――安徽省东至县的金家村,顿时将人们的眼光吸引:皖南东至县的大山深处,果真还生活着一群匈奴人的后裔!金家村古名南溪寨,这个有着1 200年历史的古老村寨,全村姓金,人们从其族谱上发现:该村金姓的鼻祖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于是,这“最后一个匈奴部落”,从大山深处进入我们的视野,静默地诉说那一段尘封历史,轻轻地舀起那一瓢变幻岁月。
古寨史话
距东至县城34公里的金家村,即“南溪古寨”,地处花园里乡的一个深山峡谷之中。村庄卧于高山足下,三面环山,一条公路通向外面世界。村内居住着170户,700多人口,其中还有元代建筑的房屋一幢,明代建筑的一座大成祠和两座小祠堂,至今保存完好。大成祠的整个建筑面积有1200平方米,前后三进,88根柱子落地,门楣高大,山墙耸立,天井庭院宽敞,两旁是花鸟麒麟浮图座厢,后厅是祖宗牌位,内悬“南溪鲲化”等匾额。
据《南溪金氏家乘》记述:金氏系出匈奴休屠王的太子金日?,事汉武帝,赐金姓,封侯。自汉而后,代有文人。至李唐时,进士官徽之别驾,名廷烈者,居歙之黄墩。廷烈公曾孙名侨者,避黄巢乱,由黄墩迁建德之南溪。明洪武时,仲谦公名璧者,秉铎东鲁,文教大兴,遂为建之望族。这已经把南溪金氏的来历说得再清楚明白不过了。
回溯历史,据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任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郭泉以及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陈立柱等相关专家考证,金日?其父休屠王,是匈奴中掌管“祭天金人”
(匈奴一种用于祭祀的铜铸人像)的一个部落首领。据《汉书?霍去病传》载,公元前121年,在著名的河西之战中,大将军霍去病重创匈奴众部落,并“收休屠祭天金人”。休屠王便与另一个匈奴部落首领浑邪王共同投汉,但中途休屠王开始反悔,被浑邪王所杀,于是浑邪王带着4万余匈奴人投汉,后被汉武帝封为列侯。而休屠王的儿子金日?因父亲被杀,无处投靠,和母亲阏氏、弟弟随浑邪王降汉,之后汉武帝封日?为马监侍郎,并赐金姓。日?后来成了西汉大臣和远见卓识的匈奴族政治家。其家族官运亨通,很多子孙都在朝廷为官,一直到了唐代,一个金氏族人来安徽为官,不断繁衍,后来发生著名的黄巢起义,族人为避祸乱人深山筑寨定居,他们最先躲人黄山的“黄墩”避难,不久后迁移到南溪。
于是,这一支匈奴后裔便繁衍生活下来,风云变幻,历史沧桑,隐居于此的匈奴部落得以延续至今。匈奴遗风
多少年来,金家村人始终恪守着不向社会公开自己的族谱族史的规定,以防被周围人视为“另类”,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思想开放与旅游开发,村里人才第一次公开了自己的族谱,从此,隐居大山、与世隔绝的“匈奴后裔”才为人所知。
首先,他们居住地――南溪,便是取“南部匈奴”和“88条小溪”之意。在南溪古村,今存最古老的建筑就是村里的祠堂――金氏宗祠,名大成祠,建于明万历丁丑年(1583年),距今400多年。时省二公金之俊在朝为官,任吏部尚书,官阶修职郎兼太傅之职。《南溪建祠银纪》记载:“日?公仕汉赐姓,历今数十余世,子孙之蕃布宇内,彪炳史册者,代有伟人。余家分派:廷烈公以宦籍居徽,越四世,侨公因避黄巢乱而迁建德之南溪。至五代乱时,庆节公又徙居鹰鱼坑之岭以避之,地去南溪仅四五里,韬光数世。省二公始,以世平,复南溪焉。传至艳一公以来,族大支蕃,人文遂启,先世爰立。大成祠为百世不迁之宗,因推而上之。遂以省、云、瑞、宣、紫五世为永奠南溪之始祖,春秋飨祀必先之,故谱牒记代自省二公始焉。”
除了祭祀祖先,金氏一族至今还保留着每年正月十三祭天地、拜日月的匈奴习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位于村后的一幢匈奴式雕楼,建于元代,此碉堡北墙与西墙的夹角不是通常的90度直角,而是60度的锐角,一如利剑的锋刃直刺蓝天,令人望而生畏,遐想无限。碉楼墙体厚实,门窗窄小,阁楼墙面上多有?t望孔和枪眼,明显有着作战的功能。部分建筑构件上,还隐隐约约能看到“骑马打仗”“骑射”等内容。
时至今日,南溪依旧保留着“崇武力、祭天地”的思想。据当地村民介绍,虽然很长一段时间村里长辈都告诫不要外传自己为匈奴后裔,但都需铭记于心,一些匈奴的习俗也在村内延续。如古代匈奴族有子继父妻妾、弟继兄妻妾的风俗,子继父妻妾在入汉后被取消,南溪村直到解放前还保留有弟继兄嫂的“规矩”。
被南溪人极为重视的祭祀,日期非常讲究。祭祀定于八月十三,因为这时正是水草丰茂的时节,对于游牧民族而言,这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