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讲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讲解

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简介 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3年动物学博士学位点士学位点士学位点 研究方向: 一、动物多样性、区系特征与衍化 主要研究泛甲壳动物系统发生、现生六足动物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关系和分类地位;蛛形动物、多足类动物、原生动物、六足动物和原生动物的物种起源、多样性特征、系统发育和适应进化等理论问题。 二、植物多样性及资源利用研究 主要研究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种质资源库,构建植物种质资源库和DNA条形码数据库;利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原理和技术开展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分子机制、基因表达与调控,优良基因筛选与转基因植物等。 三、微生物资源保育及开发利用研究 主要研究放线菌、粘细菌分类及高等真菌的天然产物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结构鉴定和修饰合成;微生物资源开发与遗传育种,植物病源菌及其发生机制,以及食(药)用真菌应用技术等。 四、水生生物多样性与资源可持续利用 主要研究水生动物细胞发育生物学、繁殖生物学与良种培育;结合水生动物营养免疫学和环境免疫学开展研究工作。 五、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主要围绕生物活性物质及功能和重要疾病的分子学基础开展研究工作。重点研究肿瘤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功能、肿瘤标志物的鉴定、先天免疫识别及信号转导的分子基础等。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87人(教授40人、副教授37人、讲师9人) 学院科研成果显著,科研经费充足。近5年承担各级各类课题192项,总经费5665余万元,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项;科技部、教育部、河北省科技厅项目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项;横向项目40余项(经费648余万元)。获得各级科研教学奖11项,其中省级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保定市奖4项;出版学术专著、参编编著及教材3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10余篇,其中三大索引检索216篇,JCR一区7篇,JCR二区4篇;申请专利22项,授权专利10项。 完成技术转让2项,转让费用总计180.0万元。 学院研究基础雄厚,科研条件优越为博士后从事科研工作提供了较理想环境。 博士后合作导师简介 主要研究方向:昆虫进化分类与系统发生、昆虫物种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4项(国家31项,省部17项,其他16项)。目前在研项目:科技部项目3项(环京津地区天敌昆虫资源考察、昆虫标本的标准化整理与数字化表达、中国动物志编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中国动物志编研、中国伪瓢虫科分类与系统发生、严酷的青藏高原为何蕴藏丰富的拟步甲种类?)。取得省级科技成果奖8项,主(参)编专著42部;发表论文400余篇。 蒋继志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博士后。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作物杂志编委。 主要从事抗真菌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植物免疫诱导增强抗病性、以及复合微生物制剂的研究与开发。在分析酵母菌完整染色体DNA、研究致病疫霉侵入前与植物相互作用、筛选致病疫霉拮抗微生物并分离纯化其活性物质、复合微生物制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方面有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突出成就。先后主持或主研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被SCI或EI收录14篇,主编教材3部、专著2部,鉴定省部级科技成果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其中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纳米膜与活性物对棉花黄萎病的调控作用机理及应用研究”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石福明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直翅目螽斯、蟋蟀、蟋螽的分类、起源与系统演化和分子进化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昆虫分类与进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目前主持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在《Plos One》、《Genome》、《Invertebrate Systematics》、《Journal of Natural History》、《Oriental Insects》、《Zootaxa》、《ZooKeys》、《Journal of Orthoptera Research》、一《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王振山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1997年赴以色列任访问科学家,2001年至2010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任研究科学家。2010年回国到河北大学任教。 主要以基因敲除和人源化基因敲入小鼠为工具,运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荧光免疫染色、细胞培养和Crispr Cas9等技术手段,从基因非编码区域和非编码RNA角度研究肥胖和嗅觉行为的信号传导及其表观遗传机制。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和河北省巨人计划等项目

文档评论(0)

aa1509082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