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墨染乾坤法自然情寄山水向天歌
墨染乾坤法自然情寄山水向天歌 在中国山水画创作这块艺术园地里,无数有识之士志存高远、身体力行,为继承弘扬传统的中国画艺术倾注了自己的热情,并且成果丰硕。叶红兄就是其中表现尤为突出的一位。他自幼习画,早年专注于素描、色彩,人物、花鸟等工笔类基础扎实,且自具格调。古语有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最终他选择了专攻中国山水画,并自成品格风骨
一、秉承天赋,源于勤奋
1958年,叶红兄在重庆出生,其祖籍安徽巢湖,现系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四川当代国画研究院副院长
叶红兄自幼就喜爱绘画。他下乡当过知青,进厂当过工人,干过宣传工作,修过大马路,沿街叫卖过雪糕,做过绘画学徒工。他曾梦想自己将来能成为一名画家,但因双亲都是普通工人,与绘画艺术界没有任何接触,也不认识艺术界的人士,那时的他就只能凭自己的绘画秉性与天赋,纯粹在那儿自娱自乐地“瞎画”。不过,就是这种天然去雕饰的“瞎画”,激活和膨胀了他的绘画艺术细胞,让他从此与国画艺术结下了终生的不解之缘
还处于幼时的姚叶红,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一有空闲,就拿起画笔,自觉地到房前屋后、路边水旁去描山画水,不分寒来暑往,任情自然,周而复始,从未间断。中学毕业后的叶红兄在陈恒先生的引荐下进入成都诗婢家学习,画了数年的扇子。虽然表面看是临摹历朝历代的各种传世名画,但通过悉心的临摹和潜心的领悟,给有心的叶红兄奠定了坚实的传统绘画技法基础,从而也帮助他提高了对中国绘画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当“读书无用”的时代结束后,他报考高等美术院校失利,心里十分憋屈。但他深信,文凭不代表水平,只要自己勤奋努力,将来一定有让自己作品展示、说话的机会。为此,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走好绘画艺术道路的决心与信心。特别是当他结束知青生活从乡下返城当上了一名普通工人后,从此有了固定收入,每日只要手中无工作可忙,就会拿起画笔习画,把别人进舞厅、泡酒吧、喝咖啡、打麻将的时间全用于学习绘画艺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通过自己长期的努力,作品终于开始在各有关报刊杂志上陆续发表,从而成了工厂里的“名人”。他感觉到似乎离圆儿时画家梦的距离已经近了一些
在巴山蜀水这方宝地上,曾孕育出一批在中国画领域卓有建树和影响的艺术家。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石鲁、陈子庄、冯建吾、吴一峰、李琼久、岑学恭、黄纯尧、龙国屏、赵蕴玉、王永年、罗巨白等,都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得到了滋润,创作出的作品也颇受推崇和藏家喜爱。但要想很好地表现巴蜀大地的文化厚度、质感与神奇,却并非易事。叶红兄说,他生于斯、长于斯。他画巴蜀大地,并没有想太多,也没有什么套路,就是把自己所看、所想和对巴蜀大地之情融汇其中,借助老师讲授的传统的水墨山水画技法,秉承学传统、接地气、创新意的宗旨,笔下完成的作品就自然是传统技法、地域特色与现代理念的交融结晶。他把勾、皴、点、染,泼墨、破墨、干墨、湿墨等最传统的笔墨技法融会于笔端,或根据需要把它们予以重新组合,再注入时代的审美要素,变成自己的绘画语言,从而把对巴山蜀水的那种独特感受充分地表现出来。尤其是他独创的皴法,运笔、用墨与水、色巧妙融合,刻画精微,已臻仙境。叶红兄的水墨山水画有很强的表现力,格局开阔,气象宏大,意境深邃,质感厚重,刻画细腻,将巴蜀大地的独特风貌和肌理表达得恰到好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得到美术界的认可。在“三峡画派”的创建过程中,叶红兄和其他师兄弟一起,在恩师岑老的指导下,积极而全身心地投入,探索水墨与巴蜀大地的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所以说,叶红兄的画是既讲笔墨,又讲丘壑,展现出了他自己的一个表现巴蜀大地风土民俗的具有创造性的视角景观效果,格外显得别开生面
二、转益多师,法于自然
叶红兄自踏上绘画艺术之路后,就积极多方拜访画坛名家名师陈恒、白志忠、岑学恭等先生。17岁时,他开始师从著名花鸟画家陈恒学习工笔人物、花鸟,同时跟随白志忠先生学习素描、色彩。1983年,25岁的叶红兄转益多师,有幸成为岑学恭、赵蕴玉等蜀中名家执教的四川民革中山学校开设的中国画培训班学员,这是他平生第一次真正接受正规而系统的中国画教育。因先前有相当扎实的工笔花鸟画基础,虽进学习班是初习山水,但岑老见他悟性很高,对他心生了几分喜悦。三年的培训班结束后,岑老主动邀请他到家中,纳为门下弟子予以亲授。从此,叶红兄常常跟随岑老到三峡地区和全国名山大川写生,开阔视野,搜集了大量的写生画稿,为日后创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经过认真的学习、精心的参悟后,叶红兄坚实、雄厚了自己的笔墨功力。可以说,在他四十来年的绘画生涯中,他笔不离手,焚膏继晷,其作品多次参加省、市及全国美展并获奖,且积极投身到省内外艺术交流活动中,受到当代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在国画艺术领域的影响地位也日趋高涨
如今,岑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