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根排涝泵站预制桩倾斜处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根排涝泵站预制桩倾斜处理

山根排涝泵站预制桩倾斜处理   摘要:基于山根排涝泵站Ф400预应力砼管桩施工出现的桩身倾斜及质量缺陷,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讨论及实施加固方案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ncrete pipe construction with Ф400 prestressing force at the mountain root drainage pumping station and the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the project,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inforcement scheme. 关键词:山根排涝泵站;预制混凝土管桩;缺陷;偏移;倾斜;加固处理;灌注桩;旋喷桩 Key words: the mountain root drainage pumping station;precast concrete pile;defect;migration;tilt;reinforcement;caisson pile;rotary churning pile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1-0234-03 0 引言 山根排涝泵站水闸内涌过渡段~水闸涵洞AB段施工过程中出现管桩倾斜、偏移以及成桩质量缺陷,需要采取措施进行基础加固处理,综合考虑建成后基础沉降、工程投资、施工可行性等因素进行方案讨论比较 1 概况 1.1 工程简况 山根排涝泵站排涝设计流量为21.8m3/s,总装机容量为2130kW,安装3台1.6m口径型立式轴流泵,电机配用3台TL710-20/2150型同步电动机;水闸净宽5m,水闸底板面高程为-1.50m;山根引水泵站引水设计流量2.8m3/s,安装2台800QGWZ-125J型全贯流潜水泵(闸门挂泵),分别在山根主涌和支涌涵洞各装设1台,总装机容量220kW 1.2 预制桩倾斜情况 水闸内涌过渡段~水闸涵洞AB段基础均采用Ф400预应力砼管桩,桩端打至强风化岩层,该段桩基础施工完成后,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发现桩顶出现往泵室侧偏移现象,之后对桩身进行了完整性检测,具体检测结果如下: ①水闸内涌过渡段共10条,实际检测10条,其中Ⅰ类桩3条,Ⅱ类桩3条,Ⅲ类桩4条,Ⅲ类桩平面上主要位于靠近主涌引水泵站泵房位置,桩身存在较重缺陷位置分别为桩顶以下4.74m、5.85m、6.05m及7.97m处,Ⅲ类桩桩顶水平偏移量为585mm~719mm,Ⅱ类桩桩顶水平偏移量为39mm~47mm ②主涌引水泵站泵房段共21条,由于靠近检修门库侧6条已经偏移出水闸引水泵站底板范围,未进行检测,实际检测15条,全部为Ⅲ类桩,桩身存在较重缺陷位置为桩顶以下3.11m~8.30m,各桩桩顶水平偏移量为523mm~897mm ③水闸涵洞AB段共21条,实际检测18条,其中Ⅰ类桩5条,Ⅱ类桩3条,Ⅲ类桩8条,Ⅳ类桩2条,Ⅲ类桩及Ⅳ类桩平面上主要位于水闸涵洞AB段南侧两排,Ⅲ类桩桩身存在较重缺陷位置为桩顶以下4.55m~8.03m处,Ⅳ类桩桩身存在严重缺陷位置为桩顶以下6.46m和6.67m处,各桩桩顶水平偏移量为351mm~581mm 2 桩基础检测结果分析 2.1 桩身缺陷分析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15-60-2008)规定,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Ⅱ类桩时,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Ⅲ类桩时,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应进一步确定桩身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的影响程度;桩身完整性类别为Ⅳ类桩时,桩身存在严重缺陷,应进行工程处理 2.2 桩顶水平偏移分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规定,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桩位允许偏差为1/2桩径;桩数为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桩位允许偏差为1/3桩径,中间桩桩位允许偏差为1/2桩径。按照上述要求,水闸内涌过渡段桩数为10条,桩位允许偏差为200mm;主涌引水泵站泵房段及水闸涵洞AB段桩数均为21条,最外边的桩桩位允许偏差为133mm,中间桩桩位允许偏差为200mm。按照前述的桩基础检测结果,水闸内涌过渡段Ⅲ类桩桩顶水平偏移量为585mm~719mm,主涌引水泵站泵房段各桩桩顶水平偏移量为523mm~897mm,水闸涵洞AB段各桩桩顶水平偏移量为351mm~581mm,均超过规范允许偏差要求 2.3 桩身倾斜分析 根据《西樵镇山根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成果,水闸内涌过渡段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为374kN,主涌引水泵站泵房段单桩竖向承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