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第一道曙光》中锁的意象.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析《第一道曙光》中锁的意象

析《第一道曙光》中锁的意象   小说《第一道曙光》以盟委书记乌尔莎娜一家的抗争为主线,用其不幸的遭遇来揭露“四人帮”及其在内蒙古的代理人制造“内人党”大血案的罪行,赞扬了盟委书记乌尔莎娜等光辉的人物,侧面鞭挞了哈日巴根等大小阴谋家、野心家的丑恶灵魂。作者玛拉沁夫作为少数民族的作家,作品多写民族心,抒草原情。然而,在翻阅他的小说时,我们会发现有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缘:革命、战火。对于作品《第一道曙光》的分析探讨离不开革命的大背景,借“锁”这个生活用品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沉思?传达什么哲理? 一、 锁的历史渊源 我国古代锁具不仅历史悠久,种类众多,制造精巧,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锁,最早是主人为防他人开启而设的简单机关,应用于门上。最简单的锁就是门闩了。《说文解字》有:“锁,门键也。从金?声。稣果切。”我国古代有石锁,无钥匙,是以绳索或铁链束缚。到了商周时期,随着冶炼技术成熟且被用于制锁行业,这才出现了用钥匙才能开启的铜锁,铁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锁也有了发展。现如今,锁已有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且不断地改进和更新换代,不断向世界展示它的神奇。总而言之,锁在人类文明史中发挥着“拘系束缚”的功能,规范着社会行为,捍卫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着社会的稳定。锁对于我们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与作用,同样,人们对锁的理解也越来越全面 翻看种种释义,我们可以看出:锁,作为名词,含义虽很多,但最主要的意思是: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打开的扣件。锁,不仅是指起封闭作用的器具,更重要的是引申为一种用铁环钩连而成的刑具。更近一层说,锁是权力的代名词,锁在谁手中,谁就掌握主动权 二、 锁:禁闭的武器 锁,作为一个有多重意义的词语,作为一个文学意象,有什么样的深层意蕴?在作品中,锁,以线索身份出现,但它背后又包藏另一番深意。首先,它作为禁闭的武器在文中展现的 刚到工作单位的北京知青林塞梅询问自己的工作,副总指挥哈日巴根竟让她先上街买一把锁,并嘱托:“你的工作,离不开锁。”看来,锁是工作的必需品,是工作得以进行的武器。在当时买锁,锁的不仅是一扇窗、一扇门,锁的更是人的眼、耳、嘴、脑、甚至是心,它锁的是人们的自由、信息、言论、思想和希望,它锁的是人们的反抗精神、抗争意志、斗争行动。锁将人们锢住。更主要锁锁的是正直的党的干部同志,锁间接造成他们联系群众的媒介中断,他们与社会、外界接触的防线断绝,消磨他们的抗争意志、奋斗决心。锁,隔绝外界,囚禁密室,封闭空间,生存窒息。在这个意义上,锁给人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安全、保护,带来的是一种恐怖、阴森的气氛,是恐惧、可恶、禁闭的代名词。锁,对于统治者而言是工具,对于人们而言是枷锁 最具代表性要数林塞梅同志在百货大楼里买锁的情节,足以见证人们对锁的讨厌与厌恶。从与售货员对话中,不仅能看出人们对锁的憎恨与厌恶,还有对于统治当局为巩固统治竟需在当地设置一个锁厂来供其使用的惊叹。“日产五百把锁”,在当时已经算是很高的生产效率,竟然都供不应求,出现断货现象,可见锁了多少人!后来,卖锁大姐嚷道:“我怕什么?反正一家五口,叫他们锁了三口,豁出去了,有锁把我也锁上!”这是何等的愤恨与不满!购锁失败之后,林又来到一家中等规模的百货店来买锁,这时的林塞梅心情万分低落。这一次她面对售货员的主动询问,没有之前的坦然,多了一份忌惮与畏惧。“功夫不负有心人”,售货员找到了最后一把锁,所以林是很幸运的,而且还是“从天津搬来的制锁厂的新产品。”可是,林又遇到问题――“介绍信”,“买锁还要介绍信?”真没想到,锁竟能如此宝贝,买锁竟是如此难事 介绍信的作用有二:①主要用于联系工作、洽谈业务、参加会议、了解情况时的自我说明。②对持信人而言,具有介绍、证明双重作用。林去买锁却被强调要介绍信,从中可以看出介绍信成为买锁的必需手段与工具,没有介绍信,就无法买锁。介绍信是买锁的敲门砖,是买锁的关键,是买锁的钥匙。买锁,本是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可为何如此繁琐?介绍信本是为得到对方的信任和支持,此时却用来证明买锁,是多么的讽刺啊!买锁本不用如此大费周章,只是当时时代环境的特殊,当时的情况“锁是当前运动的必需物资,供不应求”“革命委员会的决定”。那么,这个意义上,锁不再是平常意义上的锁了,它具有了不言而喻的重要性。锁,此时如同饥荒年代的粮食一样珍贵,一样稀缺;另一方面,一定意义上,它像鸦片、烟火一样是危险的禁品。因为只有买禁品时,才会需要有证明――介绍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人们多被分了类,此时的介绍信的双重作用恰恰就发挥到淋淋尽致的地步,介绍信不仅仅是人们做事交往的媒介,它更是人们人份地位的标志。那时的介绍信一定意义上就是我们今天的身份证,不,它比身份证的内涵更丰富。它是身份的证明,是阶级的立场,是地位的标现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