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画道本如此物我相忘手自娴.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看来画道本如此 物我相忘手自娴 --忆写画家马南圃 任愚颖 李可染先生的胞妹、著名画家李畹在老同学马南圃诞辰96周年之际,写了封热情洋溢的贺信:“……我和马南圃先生在徐州艺专同学三年,马先生从小就天资聪慧,上学的时候就知道在艺术上努力追求,多次受到胞兄李可染老师的表扬。后来,家兄推荐,马先生考上了杭州国立艺专,因抗战在即,马先生只好留在家乡……解放后,他外出写生,从南京路过,到我家里来过两次,我热情地接待了他,回忆起徐州艺专读书的那段美好日子,我们都很愉快……” 马南圃(1915—2002),江苏新沂人,原名裕仁,字乐三,号鲁丁,出身书香门第。因他少小体弱多病,家里人便把他送到马陵山五华顶的泉潮律院,拜在跻圣禅师足下为寄名弟子,以期借助佛祖保佑使其健康成长。12岁那年,他在当地名士的指导下,开始苦读诗书。15岁时,偶见《芥子园画传》和《历代名人画稿》等书,顿时对国画痴迷不已。在家苦读五年后,1935年,他考上了徐州艺专。 马南圃考上徐州艺专时,学校已经创办了十年。校长王继述为了办好艺专,礼贤下士,广揽人才,后来成为中国画坛大家的李可染、王子云、萧龙士、王琴舫等人,都在这里当过老师。马南圃跟李可染学木炭画、学素描,还经常到奎山、云龙山等地写生。那时,学习国画多由传统的四王”入手。马南圃利用课余的有限时间,临摹了不少“四王”的作品,李可染看了,认为他路子走得很正,劝他临摹“四王”的同时还要注意吸收其他画家的长处,再把写生结合起来,这样作品就会有生气了。这些教诲,马南圃牢记在心。李畹当时也在这个班读书,马南圃常常和李畹在一起切磋技艺、畅谈体会,有时还到李可染家里去请教,所以相互间的关系处得比其他同学更密切一些。 1938年,马南圃即将毕业时,李可染推荐他报考杭州国立艺专,他顺利考取。然而,他正要去杭州报到,却忽然传来消息,说因日军入侵,杭州国立艺专在校长林风眠的带领下,已经开始西迁。他只好留在了家乡。未几,他又听说老师李可染带着李畹两去寻找救国之路了。几经打听,他把自己抗战前在徐州公园照的一张照片寄给了李畹。几十年间,李畹一直把这张照片保存在身边。后来,李畹在重庆考取国立艺专,继续深造。马南圃在家乡因生活所迫,每天劳作不止,画笔也是握握停停。人间的酸甜苦辣,使他日益成熟。逆境之中,他一边劳动,一边读书,心里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热爱的绘画事业。 马南圃擅长山水。荆浩、关仝、董源、巨然、范宽、李唐、马远、夏圭……这些中国历史上的山水大家的传世之作,都被他深深地印在了心里。对“清四僧”中的石涛,他更是崇仰有加,一本《石涛画谱》,他翻来翻去翻了几十年。他快八十岁的时候,为《石涛画谱》作注,洋洋洒洒近十二万言。《石涛画谱》的初稿本是《苦瓜和尚画语录》,全书以“一画论”为核心,精辟阐述了绘画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继承与创新以及山水技法等问题。马南圃在“注稿”前言中说:“余不揣固陋,为作章句浅注,意在简明易懂,庶几稍有补益于后学……注释者在浅明,略通大意,故不作喧宾夺主。” 马南圃在“注稿”《一画章第一》的题解中写道:“……有的说,‘一画是指画的总体而言’,但是画的总体包罗很广,如画的中心思想;画的造型、结构;画的设色、敷彩;画的章法、布局;画的操笔运墨……有的说,‘画就是一条线’,这样的解释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语焉不详。因为他没有说明:①用什么样的一条线,才能把画画好;②用什么样的功夫才能锻炼成合于绘画要求的‘一条线’;③‘一画’在绘画中为什么能超越上述的各个方面;④石涛和尚著成这部专著,为什么把‘一画’列入首章,并把它提高到作为指导绘画的最高准则?……我认为不需要引经据典,只从《画谱》自身,就可以得出准确的答案。”他对石涛这部著作的研究、理解,可谓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而且比较有成果,真是不经意间也使自己成了很有影响的名士。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著名工笔花鸟画家喻继高来到新沂,看到马南圃的作品,诚恳地说:“以马老的造诣,在全省当属少见,是我省目前健在的几位国画大家之一。”次年,有关部门在徐州博物馆为马南圃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展期原定十天,哪知参观者每天络绎不绝,赞叹之声不绝于可,只好又延长数日。徐州的书画家们对他的艺术成就,有了新的理解。他多次对观众说:“画画不要常常把‘成败’二字放在心中,越是想‘一举成名’,得到的却往往是‘功亏一篑’。什么是合格的画家?就是性格要善良,与人无争,与世无争,与名无争,与利无争,始终不怀虚伪和欺诈之心。”这些观点,也正是李可染一贯坚持的。马南圃的山水作品,往往是在不经意间,笔到意随,奇趣横生,豪放而浑厚,沉雄而灵动。 为生活计,马南圃在新沂陶瓷厂做过画师,那时他已过了花甲之年。66岁那年,他研究、设计、创作的新型壁画瓷砖“釉上彩”烧制成功,而后瓷砖画迅速销往全国各地。徐州市与法国圣太

文档评论(0)

nxuy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