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地利用调查与测
第三章 土地利用调查与监测 地籍管理、土地调查、地籍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土地分类 土地分类是指按一定的分类标志(指标),将土地划分出的若干类型。按照统一规定的原则和分类标志,将分类土地有规律分层次地排列组合在一起,就叫做土地分类体系(或土地分类系统)。 一、土地分类体系 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 主要是按土地自然特性的差异分类的。如:按土地的地貌特征进行的分类;按土地的植被、土壤等进行的土地分类。 2.土地评价分类体系 主要是依据土地的经济特性分类,如:按土地的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等不同进行的土地分类。土地评价分类系统是确定基准地价的重要依据。 3.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主要是按土地的自然特性和经济属性,以及其他的因素,进行综合性的分类。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是依据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对土地进行的一种分类。 (一)分类原则 1.统一性 (全国);2.科学性;3.实用性。 (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为适应土地管理的需要,1984年制订《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将利用现状分为8大类,46个二级类,1989年为城镇地籍管理的需要,将城镇土地分为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2002年以后采用(试行)标准,一级3类,二级15类,三级71类。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要求在原有土地分类和调查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城乡土地统一分类,汇总出全国城乡统一的土地数据成果和其他调查成果,以利于全国城乡土地的统一管理和调查成果的扩大应用。 2007年9月3日发布新的土地分类标准,一级12类,二级57类。 分类依据和原则 分类基本框架 地类含义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以服务国土资源管理为主,依据土地的自然属性、覆盖特征、利用方式、土地用途、经营特点及管理特性等因素 分类原则: — 科学性原则。依据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属性,运用土地管理科学及相关科学技术,采用多级续分法,对土地利用现状类型进行归纳、分类。 — 实用性原则。分类体系力求通俗易用、层次简明,易于判别,便于掌握和应用。 — 开放性原则。分类体系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既要满足一定时期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同时又要满足进一步修改完善的需要。 — 继承性原则。借鉴和吸取国内外土地分类经验,对目前无争议或异议的分类直接继承和应用。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二级分类体系。一级类12个,二级类57个。 各省根据本省的具体情况,可在全国统一的二级分类基础上,根据从属关系续分三级类,并进行编码排列,但不能打乱全国统一的编码排序及其所代表的地类及含义。 分类基本框架—一级类设定 依据土地用途和利用方式,考虑到农、林、水、交通等有关部门需求,设定“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交通运输用地” 依据土地利用方式和经营特点,考虑到城市管理等有关部门的需求,设定“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 为了保证地类的完整性,对上述一级类中未包含的地类,设定“其他土地” 分类基本框架—二级类设定 二级类是依据自然属性、覆盖特征、用途和经营目的等方面的土地利用差异,对一级类进行具体细化。 三、新分类遵循的基本原则 3.多途径满足土地管理需要的原则 通过修改土地分类体系最大限度满足管理需要的同时必须考虑通过其它渠道、方法来满足单靠修改土地分类尚难以满足的那部分需要,并在修改中为之创造条件。 4.精简、协调的原则 凡能精简、归并的地类尽量归并,并使修改后的土地分类与原有土地分类相协调,既为过渡到城乡土地统一分类创造条件,又尽可能减少过渡成本。 四/地类认定的基本原则 按照《土地利用现状分类》的地类含义来确定用地类型 地类认定应保持唯一性 地物在空间上垂直交叠时,按最上层的地物确定用地类型 地物在空间上水平交叉时,按主要的地物确定用地类型 耕地的认定 下列土地确认为耕地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 新增耕地 不同耕作制度,种植和收获农作物为主的土地 被临时占用的耕地 受灾但耕作层未被破坏的耕地 被人为撂荒的耕地 其他情况 下列土地不能确认为耕地 已开始实质性建设(以施工人员进入、工棚已修建、塔吊等建筑设备已到位、地基已开挖等为标志,下同)的耕地 江、河、湖、水库等常水位线以下耕地 路、渠、堤、堰等种植农作物的边坡、斜坡地 在耕地上,建造保护设施,工厂化种植农作物等的土地。如长期固定的日光温室、大型温室等 农民庭院中种植的农作物,如庭院中的蔬菜等 撂荒耕作制地区,已撂荒的耕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