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炉冶炼超低碳
转炉冶炼超低碳、超低氮钢的工艺技术 分析了武钢90t顶底复吹转炉冶炼0.005%C,≤0.005%N超低碳、氮钢的两种冶炼工艺技术,即常规工艺:KR脱SLDRH KTBCC和双联工艺:KR脱SLD脱Si、PLD复吹脱碳RH KTBCC。实践表明,常规工艺冶炼时中间包钢水平均C含量为25.5×10-6、平均N含量为18.5×10-6;双联工艺冶炼时,中间包钢水平均C含量为16×10-6、平均N含量为19×10-6,双联工艺吹炼终点[P](60×10-6)比常规工艺(110×10-6)低。 当代转炉典型的超低碳、超低氮钢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分为常规工艺和双联工艺两种。 通过调研武钢二炼钢生产超低碳、超低氮钢的现状,对整个冶炼工艺[C]、[N]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冶炼磁屏蔽钢的化学成分见表1。
表1 WCP1磁屏蔽钢化学成分/%
Tabl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CP1 magnetic screen steel/%
C
Si
Mn
P
S
Als
N
Ni
Cr
0.005
≤0.02
0.16~0.30
0.015
≤0.010
≤0.005
≤0.0050
0.02~0.04
0.02~0.03
所用设备和工艺路线:KR机械搅拌式铁水预处理,90t顶底复合吹炼氧化转炉(LD),80t钢水RH KTB、WPB真空精炼,弧形连铸机连铸。工艺路线为:(1)KR脱CLDRH KTBCC(常规工艺);(2)KR脱SLD脱Si、PLD复吹脱碳RH KTBCC(双联工艺)。 1“常规工艺”冶炼超低碳、超低氮钢 图1可见,“常规工艺”冶炼终点钢水平均碳含量为0.045%,到真空为0.0408%,真空精炼终点为0.0016%,中间包钢水为0.0026%,最终铸坯为0.0035%。冶炼终点钢水平均氮含量为0.0018%,到真空平均为0.0013%,精炼结束为0.0018%,中间包浇铸时为0.0019%,铸坯为0.0015%。 RH通常能在15min内将钢水的碳脱至20×10-6以下。由图1可见,超低碳低氮钢二次精炼后的增碳较严重,主要发生在钢水出真空到中间包及从中间包浇铸成坯的过程中,平均增碳率分别为37%和39%。这说明,必须严格控制钢包耐火材料、大包覆盖剂、大包滑板、引流砂、大包长水口、中包涂料、中包挡板、中包覆盖剂、中包塞棒、浸入式水口、结晶器保护渣等材料的碳含量。
图1常规工艺(a)双联工艺(b)不同工位钢中碳、氮含量 超低碳低氮钢的增氮主要发生在真空精炼工序,其次是钢水出真空到中间包的过程稍有吸氮。弱脱氧出钢,钢水到真空不吸氮,转炉冶炼脱氮能力较强,冶炼终点钢水平均氮含量仅为0.0018%,由于真空度原因真空精炼难于继续脱氮,反而增氮,钢水从中间包浇铸成铸坯,钢中氮含量却大幅下降。
图2 转炉冶炼超低碳、超低氮钢终点碳、氮含量与自由氧含量的关系 图2可见,控制冶炼终点钢水的氧含量,就能控制钢中的氮含量,而钢水的氧含量又是与碳含量直接对应。所以,控制终点钢水的碳含量可以间接控制氮含量。 2“双联工艺”工艺冶炼超低碳、超低氮钢 “双联工艺”冶炼超低碳、超低氮钢,冶炼终点碳含量平均为0.034%,真空精炼终点平均为0.0015%,到中间包平均为0.0016%,出真空到中间包增碳为1×10-6,增碳率为6.7%。真空精炼终点氮含量平均为0.0019%,到中间包平均为0.0019%,这过程几乎不增氮。 图1(b)可见:“双联工艺”的真空精炼后和中间包的钢水碳含量较低,并且本次试验对钢水增碳的控制较为理想。“常规工艺”和“双联工艺”在转炉脱氮能力上没有差别,关键是防止后工序增氮。由于“双联工艺”在脱磷的热力学、动力学条件上优于传统工艺,所以“双联工艺”的吹炼终点[P]比正常工艺要低得多。统计得出,“常规工艺”吹炼终点[P]平均为110×10-6,二次精炼后平均为100×10-6;“双联工艺”吹炼终点[P]平均为60×10-6,二次精炼后亦为60×10-6。 3 结论 (1)超低碳、超低氮钢二次精炼后的增碳较严重,主要发生在钢水出真空到中间包及从中间包浇铸成坯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钢包耐火材料、滑板、塞棒、水口、覆盖剂等的碳含量。 (2)控制终点钢水的碳含量可间接控制钢水的氮含量。 (3)“双联工艺”与“常规工艺”相比较,主要体现在脱磷能力有所提高,在其它有害元素的去除方面相差不大。 (4)超低碳、超低氮钢的冶炼,其脱碳关键环节在RH KTB工序。脱氮关键环节在转炉冶炼工序,真空精炼过程要防止钢水增氮。 关键词: 发布于:2005-9-13 已被阅读: 6 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开《公共危机管理(本)》形考任务5答案.docx VIP
- 艾默生 SK变频器高级用户手册(中文版).pdf VIP
- 国开-教育心理学-形考作业1(第一至三章)-学习资料.docx VIP
- 第一章 抗体工程药物【参考】.ppt VIP
- 1:1000地形图测绘项目设计书毕业设计毕业设计.docx VIP
- (高清版)B 19377-2003 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pdf VIP
- 安徽省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条例考题.doc VIP
- 心肺复苏CPR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GB50517-2023:石油化工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pdf VIP
- 新解读《GB_T 2820.1-2022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交流发电机组 第1部分:用途、定额和性能》.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