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ICCO 监测在脓毒血症患者临床应用及护理
PICCO 监测在脓毒血症患者临床应用及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173-01
PICCO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PICCO监测技术可及时、便捷、连续地反映危重症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危重症患。我科于2010年1月将PICCO 监测仪应用于临床,对脓毒血症患者的监测及治疗指导,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PICCO应用方法:
1.1 PICCO监测的建立:首先置颈内静脉或锁骨下中心静脉通路,静脉导管主腔接PICCO监测仪的注射液温度电缆后接三通;再在患者的股动脉放置一条PICCO专用监测导管,一腔连接温度测量电缆测温,一腔接压力电缆和压力传感器测压
1.2 PICCO监测的测量:,从中心静脉注入一定量的低温生理盐:水(2~15℃),计算机可以将整个热稀释过程画出热稀释曲线,并自动对该曲线波形进行分析,得到一些基本参数;然后结合PICCO导管测得的股动脉压力波形得出一系列具有特殊意义的重要临床参数,如心排量(CO)、心排血指数(CI)、体循环血管阻力(SVR)、总舒张末期容量(GEDVI)、血管外肺水(EVLW)、胸腔内总血容量(ITBV)、每搏变异指数(SVV)等。冷盐水剂量要准确,快速均匀(10cm,使局部皮肤形成一层棕色薄痂,对导管出口处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细菌沿导管旁窦侵入机体;导管末端连接处用无菌纱布包裹。每次更换贴膜时观察穿刺点周围有无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
2.2 信息管理:测量时患者保持平卧位,置管处肢体避免弯曲,保持导管通畅。每次测压前调整零点,中心静脉压力感应器在调整零点时置于腋中线第四肋间或右心房水平,并在患者安静时测压。在应用热稀释法测定心排血量时,中心静脉停止输液30s以上,注入低温NS要快速均匀(4s),量要准确,并重复测定3次,取其均值;勿触摸中心静脉的温度传感器和导管,避免手温影响测量准确性,避免从中心静脉注入血管活性药物[1]
2.3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变化,补液过程中严密观察CVP和PICCO 的测量结果,以便及时调整补液速度、量和性质。严格记录24 h 出入量,随时掌握病情变化。根据观察和检测结果指导进出量,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予病人最佳治疗方案
2.4 并发症观察 密切观察病人术肢足背动脉搏动,皮肤温度及血液供应情况,测量腿围,观察有无肢体肿胀和静脉回流受阻等下肢静脉栓塞的表现,发现异常应立即拔除导管[2]
3 体会
3.1 PiCCO 是一种可靠实用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能连续反映一些高变异度且临床价值大的指标,能捕捉瞬息变化的信息供医生参考。合理建立PICCO血流动力/容量管理决策树可以很方便地管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3],能够较准确地监测容量变化,指导脓毒血症的治疗
3.2 监护室护理人员应接受PICCO专业培训,在掌握监测理论的基础上对病人进行规范化、专业化护理。在PICCO的管理及观察中不仅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也要充分认识到PICCO 监测的重要性及一些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认真细致护理,以保证PICCO监测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 吴晓燕.PICCO在CRRT危重患者容量管理的应用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3):2203-2204
[2] 万承贤. 应用PICCO 对休克的临床监测及护理[J]. 实用临床医学,2009,10 (3) :15-17
[3] 孙敏 张成? 陈勇.PICCO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与管理[J].当代护士,2010,12:91-93
作者单位: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 Study of Anthills of the Savanna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khtin’S Polyphonic Theory.doc
- ADC发泡剂生产废水处理技术探究.doc
- ADAMS在机械设计综合实践课程设计中应用.doc
- Ad Hoc网络未来发展方向探析.doc
- AHRLAC南非首架国产固定翼军机.doc
- ADSL上行速度过高引起掉线原因分析.doc
- ADSL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doc
- ABT新剂型生根粉在刺槐及水腊播种育苗中应用效果探究.doc
- AIS虚拟航标及其在HPD数据库中表现形式初探.doc
- ALC墙板填充墙裂缝成因试验探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