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题组元教材单篇文本教学要有专题意识
主题组元教材单篇文本教学要有专题意识以主题为中心,围绕同一个话题,以不同角度的互补把不同文体的文本组合在一起,这就是模块;把几个主题相勾连的几个模块组合在一起,这就是专题。小模块加大专题,这就是主题组元教材的编排方式。最具代表性的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这种主题组元方式,要求教学时对教材的把握要有模块意识、专题意识,不能孤立、割裂文本的专题情境。因为专题中几个模块的内容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的,内容相对呈纵向递进这种逻辑顺序,它们联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果割裂,教师的教学视野要受到很大局限,对教材的理解深度和高度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如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的两个模块:
第一模块“漂泊的旅人”(《想北平》《我心归去》《乡土情结》)。这一模块是一个感性层面,突出“家”的情感内涵:人想家,旅人思念故乡。文本抒发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有哀伤,有痛苦,有悲凉,也有欢乐
第二模块“乡关何处”(《前方》《今生今世的证据》)。这一模块是一个理性层面,突出“家”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人为什么要思念故乡。文本表达的是:故乡、家园是人成长的精神滋养,是人的生活证据,是人永恒的精神家园。如果家都没有了,人也会是虚无的
这个专题的选材指向是“人与社会(故乡)”,两个模块的编排显然是按照由感性到理性这一逻辑顺序,表达方式也是由叙事抒情到叙事议论。如果弃专题内涵进行单篇文本教学,对专题的编排意图把握和对教材应有的理解深度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再如必修一第四专题“像山那样思考”的三个模块:
第一模块“谛听天籁”(《江南的冬景》《西地平线上》)。这个模块的内容是最浅的感性层面,写作意图是:自然是美的。自然美有江南的柔美,有塞北的壮美。无论是江南的冬景,还是塞北的落日,美是一种意境,美是一种心情,美是一种情调,美是一种感叹,美是一种永恒
第二模块“感悟自然”(《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这个模块相对于前一个模块已经上升到感悟层面:苏轼在赤壁把贬谪之苦消遣在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之中;柳宗元在永州西山把贬谪之恨消化于观景探险之中。这一模块的写作感悟是:美是一种心理宽慰,是一种感情寄托,美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洒脱、超脱
第三模块“湖山沉思”(《神的一滴》《像山那样思考》)。在前两个模块的基础上,第三个模块再进一步,到了理性思考的层面: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自然赋予人类的是美,是喜悦,是闲适,“自然的庄严、纯洁可以洗净现代繁华大街上的污浊和引擎上的油腻”――人离不开自然;另一方面,人类给予自然的却是无度的索取和不顾后果的伤害,人类最终将会失去安全、繁荣、舒适、长寿和平静,从而警醒人们:要与自然共融共生,不要破坏自然
由感性到感悟再到深思,把“人与自然”这个选材向度用三个模块以立体呈现方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编排成一个逻辑清晰的专题,教学时如果不能“像山那样思考”,单篇文本教学就没有了主题指向归属
所以,主题组元教材单篇文本教学要有专题意识,不要割裂文本的专题情境。有效方法有两种:
一是以模块内涵引领单篇文本教学。一个有效的做法是把模块内涵作为单篇文本教学活动的切入点,以模块内涵作为学生的探究话题,来引发学生对专题统领下的教材进行纵向探究思考。这种方法便于使单篇文本的教学指向集中,不分散,不割裂
如必修二“总借俊眼传出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模块,其模块内涵是“俊眼”,教学时就可以借助主题中关键词“俊眼”来作为教学活动的引领切入:文本中的“俊眼”是谁?“俊眼”传出来的是什么?
如必修二“一花一世界”(《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金岳霖先生》《亡人逸事》)这一模块,其模块内涵是“花”、“世界”,可以这样引领切入:“花”指谁?“一花”如何能表现出“一个世界”?
如必修三“颂歌的变奏”(《发现》《北方》《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这一模块,模块内涵是“变奏”。“变奏”形式表现明显:军阀混战、腥风血雨的祖国,悲哀忧郁的祖国,贫穷布满伤痕的祖国,把自己赶出去的祖国,反而让人爱得更加深沉!这一模块就可以这样切入:诗中的“变奏”是什么意思?这种“变奏”如何能更深入地体现出“颂歌”?
二是以专题内涵引领单篇文本教学。一个有效的的做法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为学生设计一个问题作为教学凭借,完成单篇文本到专题内涵的有效链接。即围绕文本主题设计一个(或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专题内涵链接,而这个问题来源于单篇文本,但最终落脚点却是指向专题内涵,目的在于由此及彼,实现对接。这是保证主题组元教材单篇教学不跑偏的基本方法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教师们在单篇文本教学时,常常表现为专题内涵指向不准,原因是教师自己的文本理解常常不自觉地脱离专题内涵,教师对专题内涵的纲领性认识不强,致使教师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