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话剧潜台词语用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话剧潜台词语用价值

试析话剧潜台词语用价值摘要:话剧因为具有丰富的潜台词而意义丰满,本文以《茶馆》为例分析了话剧潜台词揭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露社会现实和升华戏剧主题四个方面的语用价值。通过对话剧潜台词语用价值的探讨,可以让读者和观众了解话剧潜台词的语言魅力,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 关键词:潜台词;人物性格;社会现实;戏剧主题 文章编号:978-7-80712-402-3(2011)05-135-03 话剧以会话为主,通过人物的对话和独白来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传达思想感情。但是在话剧台词背后往往还有丰富微妙的潜在含义,用戏剧术语来说就是“潜台词”。潜台词指的是台词的潜在部分,是话语的言外之意。话剧潜台词一般都和剧情、人物紧密相关,所以潜台词出现的地方,多是剧作者要在语言上着重突出的地方 以老舍的《茶馆》为例,这部剧作是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老舍先生以他独特的视角看人生、看社会、看历史,在《茶馆》中既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写意,又融合了西洋艺术的写实,其中最令人回味的是老舍在话剧语言中蕴藏的意境深远的潜台词。下面我们将会分析话剧潜台词的语用价值 一、揭示人物性格 戏剧中人物性格的塑造主要是在“演”中实现的,话剧的动作、语言都是为“演”而服务的,所以动作表情是性格化的,而语言更应该是性格化的。潜台词的巧妙运用,能够更加突出人物性格,更有利于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例如: 二德子:(凑过去)你这是对谁甩闲话 呢? 常四爷:(不肯示弱)你问我哪?花钱 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 松二爷:(打量了二德子一番)我说这 位爷,您是营里当差的吧?来,坐下喝一 碗,我们也都是外场人 二德子:你管我当差不当差呢! 常四爷:要抖威风,跟洋人干去,洋人 厉害!英法联军烧了圆明园,尊家吃着官 饷,可没见您去冲锋打仗! 二德子:甭说打洋人不打,我先管教管 教你!(要动手) 这是《茶馆》第一幕中二德子和常四爷发生了冲突,对于二德子挑衅的问话,常四爷不甘示弱,“你问我呢,花钱喝茶,难道还教谁管着吗?”潜台词是:你威风,但是没有资格管我。松二:爷打岔要缓和两人的矛盾,但是二德子不买账,“你管我当不当差呢”潜台词就是:你别掺和进来。暗示了这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常四爷后面的话更是影射了对二德子的不屑和轻视。在这段对话中,二德子霸道蛮横的叶叫生和常四爷倔强不屈服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再如: 庞太监:(已坐下)怎么说?一个乡下 丫头,要二百银子? 刘麻子:(侍立)乡下人,可长得俊呀! 带进城来,好好地一打扮、调教,准保是又 好看又有规矩!我给您办事,比给我亲爸 爸作事都更尽心,一丝一毫不能马虎! 这是第一幕中。刘麻子帮庞太监说媒拉纤,庞太监是想知道一个乡下丫头值二百两银子的原因,刘麻子回答中没有直接说明原因,而是说了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话,大力渲染康顺子的好处和对庞太监的忠心,目的就是想让庞太监自己推导出:用二:百两银子买这个乡下丫头是值得的。这样刘麻子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好处,在这一轮对话中,刘麻子奴颜媚骨、利欲熏心的性格得到充分的体现 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 潜台词往往是人们不想说或者是不便说从而故意隐藏的部分,所以剧中人物往往通过潜台词来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例如: 康六:姑娘!顺子!爸爸不是人,是畜 生!可你叫我怎办呢?你不找个吃饭的地 方,你饿死!我弄不到手几两银子,就得叫 东家活活地打死!你呀,顺子,认命吧,积 德吧! 康顺子:我,我……(说不出话来) 这是第一幕中的一轮对话。康顺子在这轮对话中只说了一个字“我”,她心里明白康六是一定要卖了她,也知道康六是不得已卖掉她的,她没有办法反抗,也反抗不了,一个“我”字包含着千言万语;对父亲的愤怒,对未来的恐惧,对社会的失望,对现实的无奈。在这个情境下,失语才正符合康顺子当时的心情。一个“我”字,展示了康顺子复杂的内心世界,让康顺子在读者和观众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博得了人们的同情。又如; 小妞:妈!我还饿! 王利发:唉!出去吧! 乡妇:走吧,乖! 小妞:不卖妞妞啦?妈!不卖了?妈! 乡妇:乖!(哭着,携小妞下) 在第一幕中,乡妇母女吃完了常四爷施舍的烂肉面之后,小妞还是觉得饿,可是当时不会再有人给他们吃的了,对于要不要卖小妞的问题上,乡妇只用了一个字“乖”,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原则和关联原则,但是这个字却展示了一个母亲的内心世界:不舍得卖女儿,但是女儿在自己身边会饿死。不舍的痛苦和无奈的心情展露让读者和观众心疼 三、揭露社会现实 每一部话剧都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潜台词既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