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谈《逍遥游》中三重境界
谈《逍遥游》中三重境界摘 要:《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谁生活在“不知道”的底层呢?斥?、蜩、学鸠、朝菌、蟪蛄等,这些生物生活的空间、时间都十分狭窄,蓬蒿之间,数仞之下,朝生暮死,不知春秋。狭隘的视野,窄小的空间,限制了它们的思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庄子的理想境界是得道者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不依靠任何外物,达到绝对自由,这才是庄子的最高理想。老庄在《逍遥游》中,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三重境界:小、大和无极。真正的无极在我们的心中
关键词:《逍遥游》 三重境界 小、大和无极
庄子以诡谲的想象、奇幻的构思、恣肆的语言写下《逍遥游》,展现了一幅幅雄奇伟丽的画卷
他的笔下,万物皆有生命,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形象、语言、生活空间、生存方式以及不同思想。庄子也把自己置身于广阔的宇宙中,等同于其他的物种,他尊重其他物种的生命,却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然保护者。庄子的笔下,包罗万象,斥?、蜩、学鸠这些小动物能够得意洋洋地嘲笑大鹏;冥灵、大椿、彭祖能逍遥自在地观赏日升日落;东海之鳖能向井底之蛙描述大海的广阔;涸辙之鲋能向人“忿然作色”;魍魉(影子的影子)会向影子提出问题;空髑髅会向人愁眉苦脸;栎树能向人托梦;藐姑射之山的神人能乘云气、御飞龙;甚至完全抽象意义的代指心智“知”,自然无为的化身“无为谓”,代表猖狂放达的“狂屈”(《知北游》)也能相互问答。世间万物皆有生命,庄子天马行空般的想象,诠释着“道”的内涵
《逍遥游》中,庄子认为谁生活在“不知道”的底层呢?
斥?、蜩、学鸠、朝菌、蟪蛄等,这些生物生活的空间、时间都十分狭窄,蓬蒿之间,数仞之下,朝生暮死,不知春秋。它们看见蓝天下展翅飞翔的鲲鹏禁不住发出“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彼且奚适也?”的嘲笑。《秋水》中写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辨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不辨牛马的黄河让河伯(黄河水神)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集于己身。狭隘的视野,窄小的空间,限制了他们思维和想象的空间。他们就像井里的青蛙,夏天的虫子,乡曲之土著,庄子认为是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的。“小”是受庄子奚落的,因为他们处在“道”的认知的最底层
北海若:“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人不把自己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就无法认识到自身的渺小浅薄,就像早晨见到朝阳就鸣唱、口渴便饮于池边的斥?,翱翔于杂草之间、栖息于榆枋之上的学鸠,生活固然也有一份逍遥,境界却有大有小
这就是《逍遥游》中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逍遥游》中比“小”高一层的境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
冥灵“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冥灵、大椿生活的时间如此漫长,到底有多大,庄子未向我们描述。在《人间世》中有一栎树“其大蔽数千牛,?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为舟者旁十数”,这棵大树被人们奉为神树。庄子有个朋友叫惠施,他有个大葫芦,坚不可摧,却大而无用,庄子劝他以此为舟,遨游于江海之中。在庄子奇异诡谲的想象下,描绘得最神奇的大物,当属鲲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逍遥游》一文中两次描写了这个庞然大物,它背若巍巍泰山,张开双翅,遮蔽湛湛青天,伸展的双翼搅动天地的浮尘云气飞扬,振翅高飞,消失在冥冥苍穹,九万里高空之上,气势恢宏,“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俯视人间,莽莽苍苍,雄伟壮丽。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关俯视太空的语言。庄子写“大”,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无论是时间的跨度还是空间的广度,每一处“大”,都是一处美丽的风景;每一处“大”,都是一种自由的超越;每一处“大”,都创造了光怪陆离、波诡云谲的艺术世界
庄子喜欢描写大的事物,因为庄子首先是一个心胸无比广大的人,一个大思想家,他的心就像鲲鹏一样,入地上天,无所羁绊。看到路旁有一棵巨大的椿树,庄子就说:“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同那碧海青天一样,是庄子自由心灵的栖息地
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不受外物羁绊的心灵的自由,是一种坐看云卷云舒的逍遥,是冲破了小我自我的藩篱,摆脱了有形与无形的屏障的高的认知。可是如此大的事物又对这个社会有什么用呢?庄子在《人间世》篇描绘的那棵巨大的栎树在石匠的梦里回答了他:你究
文档评论(0)